文档详情

IE七大手法--冲压厂案例.ppt

发布:2017-09-07约3.0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E七大手法 沖壓廠案例 LCD產品扭力變化不穩定﹐導致測試時間長短不 一﹐為調查扭力測試工序人力利用率﹐使用抽樣調 查進行分析﹕ 1﹑預觀察決定空閑率 2﹑計算觀察次數 要求觀測精度的絕對誤差為0.05,可靠度 為95%,則需要的觀察次數﹕ 作業員1﹕ n=P(1-P)Z2/E2=0.47X0.53X1.962/0.082 =382(次) 作業員2﹕ n=P(1-P)Z2/E2=0.61X0.39X1.962/0.082 =365(次) 3﹑決定觀察時刻 隨機對作業情況進行觀察﹐為提升效率﹐希望在兩天得出結果。 所以每天觀察次數分別為﹕ 作業員1﹕191 作業員2﹕183 則兩天統計次數如下表﹕ 觀察結論﹕ 1.雖然在某個時間段產線上的工作顯得比較 緊張﹐但是總體上卻是空閑的。 2.根據觀察結果得知可以將兩個人的工作安 排給一人﹐從而節省1人作業。 摘自:WLBG 趙美平 空閑 工作 由分析可知﹕ 設備利用率僅3/7=43% 人機操作分析﹕ 改善前﹕ 案例1 摘自:WLBG 趙美平 改善后﹕ (兩人一機作業圖) 改 善 前 改善后 安全防護罩 安全方面 案例1 摘自:WLBG 趙美平 改善后(人機聯合操作分析) 結果顯示﹕設備利用率提升至6/7=86% 空閑 工作 案例1 物料架 YAMAHA YAMAHA YAMAHA YAMAHA 物料架 改善前 一﹑人機法案例分析 案例2 對現場YAMAHA PNL衝孔機進行人機分析(90孔/PNL) 重新考量 調整人機比 一﹑人機法案例分析 案例2 改善後 二﹑人機法案例分析 案例2 再次對現場YAMAHA PNL衝孔機進行人機分析(90孔/PNL) 人的利用率提升 了31% 三﹑人機法案例分析 案例2 * 防 呆 法 后窗遮片無方向限制﹐易裝反 改善前: 在治具上增加導柱,后窗反裝則裝不進, 避免后窗裝反 改善后: 案例1 沖模具開發中﹐設計在零件設計上考慮了防呆. 加工設備上的指示燈及顯示屏同時發出視覺及聽覺上的信號。以便于判斷。 案例2 案例3 增加一個按鈕﹐防止單手操作出現危險 案例3 這是沖床的操作的按鈕﹐其中紅色為緊急停止按鈕﹐左右按鈕雙手同時按下機器才能啟動, 防止出現手受傷 案例4 這是沖床的sensor區(圖中白色部分)﹐其作用是在有物體or人體再通過其中間的空隙時﹐機台不動作﹐從而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案例5 左圖為富葵廠區電動沖床,共35台, 用於軟版沖型. 2006年11月14日,一名操作員在衝型作業時不慎手指被機台模具壓傷,導致工傷事故發生。經工務部和工安聯合調查. 主要原因為: 1.操作員未按照標準作業規定作業. 2.機器無徹底防呆措施 改善前 案例6 如果雙手行動受到控制,在沖床合模期間被定位於一處安全地點,則一定能消除工傷事故. 我們在PLC原有的程序中增加一段程序,設定危險期為點動操作,操作員必須連續按下啟動按鈕;當沖床過了危險期, 沖床連續運動,操作員可放手讓機器自行運轉,直至0o位置停止運行 防呆法分析 案例6 改善後 经过多次实验,此安全防呆措施完全有效. 案例6 抽 查 法 38.6% 61.4% 42 17 正正正ㄒ 26 正正正正正 作業員2 52.4% 47.6% 42 22 正正正正ㄒ 20 正正正正 作業員1 小計 次數 小計 次數 空閑率 利用率 合計 空閑 工作 案例1 案例1 案例1 46% 49% 54% 51% 空閑率 53% 48% 平均工作率 186 185 195 198 合計 54% 86 100 2 51% 90 95 1 作業員2 46% 105 90 2 49% 100 98 1 作業員1 利用率 空閑 工作 天數 觀測統計﹕ 案例1 案例1 五 五 法 挂架料到後處理去 后處理段提升 環鍍3#4#線在生產時,交接處每周出現4次以上撞击故障, 造成停機維護6小時以上,停產8小時以上,嚴重影響生產計划進度,給公司造成巨大經济損失. 交接處 推杆架 撞击地点 改善前 案例1 問題:鍍銅時出料到后處理段,在交接銅靶时撞击. 五五法分析出真因 銅靶卡住橫梁 WHY? 銅靶沒有推到位 WHY? 掛架變形推動間隙小阻力大,推動銅靶行程不夠. WHY? 推块松動,運行時未推掛架,提升機就上升. WHY? 推块和橫梁磨損,運行失靈。 WHY? Director : 案例1 增加限位開關,只要掛架在推動的過程中銅靶沒有推到位﹐提升時就會撞限位開關,系統接到命令,提升機立即停止,整個系統停止運轉,就可以避免撞擊. 限位開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