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情志学情志生理.docx

发布:2024-01-29约1.9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志生理

内容提要

生理,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其机制。

情志生理,则是情志活动(反应)中的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其机制。人类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或曰是由生理功能所产生。在了解情志心理之后,理解情志生理就成为必修之课。

要深刻认识情志活动,探索并揭示情志与内脏尤其是与脑的生理联系,是打开深入理解情志奥秘的钥匙,是建立中医情志学科学基础必不可少的步骤。

引言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时大多伴有恐惧、惊慌的感受,而头痛、腹胀、肝区隐隐作痛时常常伴有心烦易怒等情绪变化。这些事实表明,情志变化与机体内脏功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情志不仅仅是高度发展完善的物质——大脑的功能,而且还需要内脏器官功能活动的参与。

第一节情志与脏腑

情志与脏腑的关系是指脏腑器官在情志活动中的生理基础作用以及情志活动对脏腑器官功能的影响。《内经》认为情志源于五脏精气活动,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情志的产生依赖于脏腑精气,即脏腑精气的活动决定着情志的产生。传统中医理论对于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形成了五脏五志观与心主五志观两种模式。

一、五脏五志观

五脏五志观理论认为: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各主一志,即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忧),肾主恐(惊)。这一思想肇始于《内经》,认为五脏是产生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的变化是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七情分属五脏是《内经》以五行为框架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是主持、调节生命活动的核心,情志作为机体生命表现的重要方面,以五种典型情志为代表分别归属五脏则是其必然的理论归类。同时,《内经》亦从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归类方面具体论述五志与五脏的联系,形成了五志与五脏的关系。

肝在志为怒:怒为气血上逆、不畅及愿望受阻而导致的紧张带有敌意的情绪及相应的表情行为与生理变化。怒由肝之精气所化,即肝与怒有特定的生理病理联系。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临床辨证属郁怒者,当以疏肝解郁为治;属愤怒者,当以平肝降逆为治。

心在志为喜:喜是脏腑气血功能协调且愿望实现、紧张解除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及行为变化。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休;心主神志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

脾在志为思:思是指对所思问题不解、事情未决时及个体脾胃气机功能低下时产生的担忧、焦虑的心情,是一种思虑不安的复合情绪状态。正常限度内的思虑是人人皆有的情志活动,对机体无不良影响;但思虑太过,最易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气机阻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若忧思久结,津液干涸,气血凝涩而成噎膈病。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是对所面临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及身体状况不佳、担心时,以心情低沉为特点的复合情绪状态。悲(忧)属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但过度的悲哀或过度忧伤则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表现为神疲体倦、少气短息、讲话声音低怯、忧心忡忡、多愁善感等。

肾在志为恐(惊):恐(惊)指遇到危险而又无力应付及脏腑气血大虚时产生惧怕不安的情绪体验,与肾的关系密切。过度的惊恐可损伤脏腑精气,导致脏腑气机逆乱,使精气却而不上行,反而令气下走,使肾气不能正常地布散,表现为善怒、怵惕不安、二便失调、遗精滑泄等。

但五脏何以分主五志,前人论述较少。依据文献可做如下两方面推测。第一是五行的类比:七情各自的特点与五行属性分别相关,从而归属之。现代情绪研究也发现某些特定情况下人们确实体验到单一情绪,如大地震的恐惧、突然中大奖的欢喜等。第二是临床部分情志致病现象的归纳:如过怒多致肝脏功能失调而见肝系病证,惊恐可见肾气不固而致遗尿等肾系病证。据此联系脏腑功能归纳总结形成怒则气上伤肝、恐则气下伤肾、悲则气消伤肺、思则气结伤脾、喜则气缓伤心的理论。结合五行五脏而形成上述五志五脏模式。

这一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依据,如前所述。情志通常以复杂和单纯两种状态存在,在特定情况下如地震、水灾等主要以单纯害怕、惊恐等存在。由该模式反映的特定情景状态下的情志与脏腑的某种联系及其病变影响,至今尚有一定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其局限显而易见。其一,它是从五行五脏推演而来,而古今医家已突破这一局限、呆板的模式,从实际去阐明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其二,它仅是对部分临床现象的归纳,不能确切阐明和全面反映情志致病的复杂性和主要规律。故《中医学解难(中基分册)》指出:“情志致病,损伤脏腑是复杂过程,不同情志影响不同脏腑的具体内容还有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