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特色护理.docx
成人股骨头坏死
骨坏死是指骨的有活力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的死亡。人体内骨骼系统很多部位可以发生骨坏死,以股骨头、腕舟骨、足距骨最多见。各种骨缺血的差别只是数量、部位和受累骨的年龄方面有些变化。其中,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分为成人股骨头坏死和小儿股骨头坏死。成人股骨头坏死指因髋部骨折、脱位、减压病、放射治疗、感染、吸烟、酒精、激素或并发多种内外科疾病,使股骨头主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骨和骨髓组织细胞的坏死。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当股骨头塌陷之后,其疗效差,致残率高,是影响患者劳动力和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本章仅讨论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文献研究】
一、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护理常规
(一)防护指导
1.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滑倒、防摔跤,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髋部受伤后应及时治疗,切不可在病伤未愈情况下过多行走,以免反复损伤髋关节。
2.戒烟限酒?股骨头坏死患者30%以上有吸烟史。烟雾中的尼古丁会诱发血管收缩、小动脉痉挛,使股骨头微循环受阻、骨缺氧而发生股骨头坏死。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高脂血症,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堵塞”股骨头的营养血管,导致股骨头坏死。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正常人每日饮酒量不能超过2两。
3.控制糖皮质激素的滥用?临床治病就医时,须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能图省事或嫌麻烦,而至“黑诊所”或小诊所,避免走弯路而遗留后患。若因病情需要,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遵医嘱规律服用、规律减量或者配合使用扩血管药物及钙制剂等药物,如复方丹参片、钙尔奇D等。
(二)饮食护理
1.合理膳食?①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番茄、辣椒、土豆等;常吃一些水果,如梨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有阻止肠道对胆固醇吸收的作用。②多吃山楂,其有扩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血脂的作用。③吃植物油,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因植物油中含植物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胆固醇能阻止胆固醇吸收,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④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供应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食含动物蛋白质丰富的鱼、瘦猪肉、牛羊肉、蛋清等。植物蛋白质有黄豆、绿豆、豆芽、豆制品等。⑤多饮茶,茶叶有扩张血管、促进循环、强心的作用,同时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强血管韧性、渗透力和弹性。
2.药膳调护?①酒精性湿热型:饮食调护的原则是解毒渗湿,活血祛瘀,养护肝肾,饮食上可食用白糖葛粉或白糖菱角粉、田鸡黄煲鸡蛋、水芹菜煲田螺。②激素性肾阳亏虚型:饮食调护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平补气血,饮食上可食用鹌鹑煲芡实扁豆薏米汤、牛肉炒海带、淮山扁豆芡实煲瘦肉。
(三)功能锻炼指导
功能锻炼要贯彻局部与整体、动与静结合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要以自动为主,被动为辅,动作协调,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不同分期与分型、骨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限程度及体质,选择适宜的站立、坐、卧位方式进行功能锻炼。
1.Ⅰ期?早期患者不要求绝对卧床,应适当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练功,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骨组织修复,但活动量不可过大,过量活动可使组织耗氧增加、血管痉挛,组织缺血进一步加重。
2.Ⅱ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适量进行扶拐下床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但应避免患肢负重,以减少对股骨头的压力,防止股骨头塌陷。
3.Ⅲ、Ⅳ期?要求以卧床休息为主,使机体得以充分的休息,下床必须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以防止髋关节受压继续塌陷变形。卧床时应取平卧患肢外展15°中立位,禁止患肢外旋屈膝呈蛙式(因蛙式体位时股骨头血液循环情况最差,中立体位血运情况最好),以保持股骨头血液循环的最佳状态,促使坏死骨及软骨得以修复。要鼓励患者适量进行患肢髋关节屈伸、外展与旋转等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增加活动次数、活动时间及关节活动范围,切忌急功近利,粗暴练功。
(四)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保持心态平衡,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会诱发体内代谢紊乱,血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导致骨缺血坏死。
(五)对症护理
1.疼痛的护理?观察疼痛出现的时间、性质及程度,适当给予镇痛剂,使患者得到安静休息,达到较舒适的状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做一些轻松动作,如腹式呼吸,可松弛紧张的骨骼肌以阻断疼痛反应而减轻疲劳和体力消耗。护理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善于倾听,建立相互信任的护理关系,给患者以安全感,充分发挥心理镇痛效果。
2.皮肤牵引的护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非手术治疗常采用皮牵引疗法来减轻股骨头内压力,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应做好皮牵引的护理,应经常检查胶布是否滑脱,粘贴是否平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