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4年12月考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答案 .pdf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卷(作业考核线上)B卷
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页)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得分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不完全互换生产方式仅限于在部件或机器制造厂内部采用。
2.(×)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比轴难加工。
3.(√)公差带代号是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5.(×)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一个圆。
6.(√)当轴的端面对基准轴线有垂直度要求时,可以用全跳动公差来控制。
7.(×)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越低,表面粗糙度数值越小
8.(×)轴用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的最小实体尺寸应等于被测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9.(×)与滚动轴承内圈内径相配合的轴,和与外圈外径相配合的箱体孔,均应选用基孔制。
10.(×)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三种,即大径定心、小径定心和键侧定心。
11.(×)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12.(√)圆度误差实质上就是回转体零件同一正截面轮廓半径变化量的最大值。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本课程是从____________角度分析和研究零件和机构。
误差;工艺;标准化;保证质量
2.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____________。
公差值的大小;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标准公差因子;基本尺寸的大小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