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测量学16年6月考试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量学复习题A
名词解释
1.测设
2.坐标方位角
3.绝对高程
测设: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其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
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填空题
1.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偶然误差和_____________。
2.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_____ ______。
3.等高距是指_____________ ____。
4.等高线平距是指____ ___________。
5.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______________和基座三部分构成。
6.地物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依比例符号。
7..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是通过测量 和垂直角计算水平距离的。
1 系统误差
2 大地水准面
3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4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5 水平度盘
6 半依比例符号(线性符号)
7 上下丝间隔(或上下丝读数)
单选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
A 1.62cm B 3.24 cm C 6.48 cm D 16.2 cm
2. 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的水准面。
A 赤道 B 地球椭球面 C 平均海水面 D 中央子午线
3.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 )带号。
A 19 B 20 C 21 D 22
4. 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南西40°,则其方位角为( )。
A 140° B 220° C 40° D 320°
5. 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
A 任意距离均可 B 倾斜距离 C水平距离 D 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6.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 )
A 坡度 B等高线平距 C 等高距 D 相对误差
7. 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
A 直线定向 B 联系测量 C 测图 D 测设
8. 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已知点进行观测的交会方法是( )
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无法确定
9. 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
A 水平角测量 B 水准测量 C垂直角测量 D 三角高程测量
10. 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
A 中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
11.下面关于经纬仪测角交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前方交会一般要求交会角在30o到90o之间
B.危险圆是通过后方交会的三个已知点的圆
C.如果后方交会的交会点位于危险圆上,则算不出结果
D.前方交会中应用余切公式计算交会点坐标应保证已知点和未知点成逆时针排列
12.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经纬仪测竖值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3.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7mm,NA=3mm,则A点高程为( )
36.3m
36.7m
37.3m
37.7m
1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15.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1 D; 2 C; 3 C; 4 B; 5 C; 6 A; 7 D; 8 C; 9 B; 10 C;
11 A;12 C;13 A;14 A; 15 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