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附答案).docx
静脉输液与输血习题(附答案)
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静脉输液
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输液可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2.静脉输血
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目的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补充血浆蛋白、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补充抗体和补体等。
3.晶体溶液
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有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
4.胶体溶液
分子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常见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代血浆、血液制品等。
5.输液微粒
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这些微粒进入人体可造成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血栓形成等危害。
6.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其污染来源主要有药物生产制作过程、输液操作过程、输液器具质量等方面。
7.成分输血
是根据血液成分比重不同,使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快速分离成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一种或多种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
8.溶血反应
是指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9.自体输血
是指收集患者自身血液,在需要时进行回输,包括回收式自体输血、预存式自体输血和稀释式自体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免疫反应等问题。
10.输血反应
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
二、单选题
1.下列哪种溶液属于胶体溶液()
A.5%葡萄糖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中分子右旋糖酐
D.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C
解析:中分子右旋糖酐属于胶体溶液,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属于晶体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是碱性晶体溶液。
2.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
A.减慢输液速度
B.置患者于端坐位,两腿下垂
C.给患者吸入乙醇湿化的氧气
D.停止输液
答案:D
解析:患者出现的症状是典型的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然后采取其他措施如置患者于端坐位,两腿下垂、给患者吸入乙醇湿化的氧气等。
3.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
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含有致热物质
答案:D
解析: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含有致热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等。
4.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答案:C
解析: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头痛、胸痛、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库存血在4℃的环境内可保存()
A.1-2周
B.2-3周
C.3-4周
D.4-5周
答案:B
解析:库存血在4℃的环境内可保存2-3周。
6.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
A.改变针头位置
B.提高输液瓶位置
C.用注射器推注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答案:D
解析: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且无回血,说明针头已脱出血管外,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7.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下列哪种溶液()
A.5%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盐水
C.0.9%氯化钠溶液
D.复方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8.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
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磷
D.高血钠
答案:B
解析:库存血中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可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所以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
9.下列不属于晶体溶液的是()
A.甘露醇
B.白蛋白
C.5%葡萄糖溶液
D.11.2%乳酸钠溶液
答案:B
解析:白蛋白属于胶体溶液;甘露醇是高渗晶体溶液,5%葡萄糖溶液是晶体溶液,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