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PPT课件】 乳房疾病.ppt

发布:2024-01-11约4.04千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NM分期0期:TisN0M0;1期:T1N0M0;2期:T0~1N1M0,T2N0~1M0,T3N0M0;3期:T0~2N2M0,T3N1~2M0,T4任何NM0,任何TN3M0;4期:包括M1的任何TN。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式:限制脂肪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鼓励母乳喂养更年期避免使用雌激素积极治疗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普查乳房的自我检查专科医生检查乳腺癌的自我检查四指并拢伸开按压乳腺的每个部位,检查有无肿块。手法应轻柔,切忌抓、捏。两侧对比检查乳腺、乳头、乳晕下方和腋窝处。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找

专科医生检查双侧乳房不对称乳房有肿块、硬结乳房皮肤有凹陷、水肿、红肿乳头溢液、溢血、凹陷、偏斜乳晕区皮肤增厚、瘙痒、脱屑腋窝淋巴结有肿大治疗主要治疗手术是最重要的方法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辅助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历史的演变最早对乳腺癌成功治疗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方法不明18世纪以前对外科手段是否能够治疗乳腺癌有争论16世纪出现血管结扎方法代替中世纪的烙术18世纪认识到乳腺癌可以通过淋巴管扩散到淋巴结19世纪中叶病理学的发展认识到“单纯切除肿瘤是不够的”为了彻底清除淋巴结提出了切除胸肌的观点19世纪末正式奠定乳腺癌根治术的标准模式20世纪初期出现了增加清扫内乳淋巴结的扩大根治术50年代由于对乳腺癌认识的改变出现了改良根治术70年代后放疗和化疗的长足进步使保留乳房而又根治乳腺癌的保乳手术进入临床90年代又引进前哨淋巴结活检概念现代乳腺癌治疗观念现代生物学观念逐步取代了传统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概念现代乳腺癌治疗观念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治疗应包括全身和局部两部分局部治疗的过分扩大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目前的对策合理使用综合治疗方法在保证现有治疗效果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创伤尽可能实施个体化方案创造生理、心理双重康复的条件手术策略原位癌:局部切除或定位活检早期:保乳手术进展期:根治性手术或新辅助化疗肿瘤明显缩小后保乳晚期:保守性治疗手术介绍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术式)适应证:进展期包括大部分Ⅱ、Ⅲ期乳腺癌禁忌证:有远处转移有重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一般情况太差扩大根治术适应证:位于乳腺内侧的进展期乳腺癌其它同标准根治术由于创伤太大目前很少采用改良根治术多年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其疗效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和外观都优于根治术目前有取代标准根治术的趋势胸肌受侵犯者不适合行改良根治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法)乳腺区域切除

腋窝淋巴结清除术适应证:Ⅰ、Ⅱ期乳腺癌,局限性肿块距乳晕2cm新辅助化疗后肿块小于2cm者病人自愿,年龄35-60无胶原血管性疾病有条件放疗及长期随访禁忌证:多发性病灶中央区病灶乳房体积过小保乳手术保乳治疗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欧美国家半数乳腺癌病例接受保乳治疗放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其坚强后盾保乳手术已日趋成熟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过热80年代后期经历了反思和低落90年代逐步成熟应该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保乳术解剖生理概要解剖性征器官第2~6肋骨水平15~20个腺叶Cooper韧带乳管近开口膨大,称为壶腹部受内分泌调节乳房的淋巴引流(1)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但一部分乳房上部的淋巴液不经腋窝而直接经过胸大肌的淋巴管流向锁骨下淋巴结。(2)一部分乳房内侧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主要在第二、第三肋间、沿胸廓内动、静脉)→继而流至锁骨上淋巴结。(3)由于两侧乳房间在皮下有一些交通淋巴管,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乳房。(4)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相通,从而可通向肝脏。乳房体检望诊:充分暴露,仔细观察,双侧对比,大小、形状、局部隆起或凹陷、水肿、桔皮样变、有无浅静脉曲张、乳头乳晕有无糜烂湿疹样变、副乳等。触诊:体位、手法、检查顺序、肿块描述、与深部组织关系。特殊检查X线:钼钯摄片、乳管造影其它检查:B超、近红外线、CT、MRI乳头溢液涂片:常规、肿瘤细胞活检:细针穿刺、空芯针穿刺、切除活检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疼痛(与月经有关)乳腺有肿块、硬结双乳不对称的局限性增厚乳头溢液乳头凹陷、偏斜、皮肤增厚、脱屑、瘙痒乳房皮肤凹陷、水肿、红肿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肿块鉴别诊断思路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