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模拟题含答案.docx
消化内科模拟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胃底
B.胃体
C.胃大弯
D.胃小弯
答案:D。胃小弯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因为该部位黏膜较薄,血供较差,且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
2.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是()
A.胃液分析
B.大便隐血试验
C.胃肠钡餐检查
D.胃镜检查
答案:D。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
3.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肝性脑病
B.上消化道出血
C.感染
D.肝肾综合征
答案:B。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4.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肺
B.骨
C.脑
D.肾
答案:A。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因为肝静脉内的癌细胞可经下腔静脉直接到肺。
5.下列哪种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
C.硫糖铝
D.前列腺素
答案:B。西咪替丁是H?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壁细胞上的H?受体,从而减少胃酸分泌。氢氧化铝是抗酸药,中和胃酸;硫糖铝是胃黏膜保护剂;前列腺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6.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呕血、黑便
C.节律性上腹痛
D.暖气、反酸
答案:C。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
7.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
A.回盲部
B.升结肠
C.降结肠
D.直肠和乙状结肠
答案:D。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自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扩展至全结肠。
8.治疗肝性脑病减少肠内有毒物质产生和吸收的措施不包括()
A.使用导泻或灌肠剂
B.口服新霉素
C.口服乳果糖
D.禁食蛋白质
答案:D。禁食蛋白质是减少氨的来源,但不是减少肠内有毒物质产生和吸收的直接措施。使用导泻或灌肠剂可清除肠内积血和含氮物质;口服新霉素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氨的产生;口服乳果糖可使肠腔呈酸性,减少氨的吸收。
9.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胆道疾病
B.酗酒
C.暴饮暴食
D.胰管梗阻
答案:A。在我国,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以上,如胆石症、胆道感染等可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
10.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X线钡餐检查
B.选择性动脉造影
C.胃镜检查
D.大便隐血试验
答案:C。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发现出血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11.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包括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生成过多、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水钠潴留,促进腹水形成,而不是减少。
1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黏膜变薄
B.腺体减少
C.肠化生
D.不典型增生
答案:D。不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13.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性
B.周期性
C.节律性
D.刀割样痛
答案:D。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是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灼痛或饥饿样痛,刀割样痛多见于胃穿孔等急腹症。
14.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性质多为()
A.持续性胀痛
B.阵发性绞痛
C.针刺样痛
D.刀割样痛
答案:A。肝癌患者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
15.治疗急性胰腺炎时,禁用()
A.抗胆碱能药物
B.吗啡
C.生长抑素
D.抗生素
答案:B。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胰管梗阻,从而加重胰腺炎,故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疼痛;生长抑素可抑制胰液分泌;抗生素可预防和控制感染。
16.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血清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清脂肪酶
D.血钙
答案:A。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且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