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化内科模拟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09约8.0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化内科模拟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胃底

B.胃体

C.胃大弯

D.胃小弯

答案:D。胃小弯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因为该部位黏膜较薄,血供较差,且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

2.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是()

A.胃液分析

B.大便隐血试验

C.胃肠钡餐检查

D.胃镜检查

答案:D。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

3.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肝性脑病

B.上消化道出血

C.感染

D.肝肾综合征

答案:B。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也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4.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肺

B.骨

C.脑

D.肾

答案:A。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因为肝静脉内的癌细胞可经下腔静脉直接到肺。

5.下列哪种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

C.硫糖铝

D.前列腺素

答案:B。西咪替丁是H?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壁细胞上的H?受体,从而减少胃酸分泌。氢氧化铝是抗酸药,中和胃酸;硫糖铝是胃黏膜保护剂;前列腺素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6.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A.恶心、呕吐

B.呕血、黑便

C.节律性上腹痛

D.暖气、反酸

答案:C。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

7.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

A.回盲部

B.升结肠

C.降结肠

D.直肠和乙状结肠

答案:D。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自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扩展至全结肠。

8.治疗肝性脑病减少肠内有毒物质产生和吸收的措施不包括()

A.使用导泻或灌肠剂

B.口服新霉素

C.口服乳果糖

D.禁食蛋白质

答案:D。禁食蛋白质是减少氨的来源,但不是减少肠内有毒物质产生和吸收的直接措施。使用导泻或灌肠剂可清除肠内积血和含氮物质;口服新霉素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氨的产生;口服乳果糖可使肠腔呈酸性,减少氨的吸收。

9.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胆道疾病

B.酗酒

C.暴饮暴食

D.胰管梗阻

答案:A。在我国,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以上,如胆石症、胆道感染等可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

10.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X线钡餐检查

B.选择性动脉造影

C.胃镜检查

D.大便隐血试验

答案:C。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情况,发现出血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11.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包括门静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生成过多、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等,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水钠潴留,促进腹水形成,而不是减少。

1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黏膜变薄

B.腺体减少

C.肠化生

D.不典型增生

答案:D。不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13.下列关于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性

B.周期性

C.节律性

D.刀割样痛

答案:D。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是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性质多为钝痛、胀痛、灼痛或饥饿样痛,刀割样痛多见于胃穿孔等急腹症。

14.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性质多为()

A.持续性胀痛

B.阵发性绞痛

C.针刺样痛

D.刀割样痛

答案:A。肝癌患者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

15.治疗急性胰腺炎时,禁用()

A.抗胆碱能药物

B.吗啡

C.生长抑素

D.抗生素

答案:B。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胰管梗阻,从而加重胰腺炎,故禁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疼痛;生长抑素可抑制胰液分泌;抗生素可预防和控制感染。

16.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血清淀粉酶

B.尿淀粉酶

C.血清脂肪酶

D.血钙

答案:A。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且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1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