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德能反渗透技术手册反渗透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pdf

发布:2017-09-07约7.5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7.1 概述 膜元件的故障通常表现为膜性能的低下、物理破损和化学劣化等现象。比较具有代表性 的现象是膜元件的脱盐率下降(产水电导率上升)、产水量的变化(运行压力的增加或者减 少)和压力损失(压差)的增加等。 膜元件自身以外的原因表现出的故障症状往往也呈现在膜元件上。因此调查原因时,往 往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膜性能分析上。在发现膜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对运行记录的查阅 和原水水质的分析,对取得正确判断是不可缺少的。 对故障的诊断可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 查阅运行记录。在有日常运行数据记录被保存的前提下,对系统运行状况、条件进 行确认,调查是否有异常的运行条件; ② 追加必要的数据。把握系统是整体性能下降还是部分性能下降。若是系统部分性能 下降,可以拆卸发生问题的膜元件,检查其外观及连接件的密封圈等状况; ③ 原水的特性状态调查和分析; ④ 对装置卸下的膜元件进行性能检测,膜元件解体检查(膜的分析、清洗测试)。 7.2 故障诊断 7.2.1 系统的诊断 数据的记录和标准化 系统整体的故障由于故障原因的不同,表征出来的现象也不尽相同。当出现性能下降的 征兆时,迅速及时的采取对策尤为关键,这样可以避免故障扩大。因此在日常通过记录数据, 用图表的形式将参数标准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标准化方式则由各个反渗透厂家 提出(美国海德能公司提供标准化软件 ROData® 供用户免费下载,详情请登录 )。 系统的诊断和原因的推定 膜元件的故障原因多种多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膜劣化和污染。以下介绍根据造成污 染原因物质的种类,就性能随时间变化的一般模型作简单介绍。 115 图 7.1 污染物质的种类不同造成系统性能变化 7.2.2 各个压力容器的诊断 观察每支压力容器的性能数据,对于探明系统故障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连接件和密封圈 的密封不良或者膜元件的破损等故障都会造成以压力容器为单位的性能下降发生。系统在第 一段和第二段的膜元件是否有类似的性能下降也说明不同的故障原因。由于膜劣化或者污染 的原因引起的故障也是可能的。若无法分段取得性能数据,则对每个压力容器进行测试。通 常是测试每个压力容器中的产水电导。取样时要注意调查配管设置方法,被测定的压力容器 的产水是否受到其他的压力容器的产水影响。一般对每个压力容器测量其产水水量是非常困 难的。 7.2.3 压力容器内各个膜元件的诊断 检查各个压力容器内填装的膜元件的哪个部分发生了脱盐率下降,可以采用探针法(在 线检测)或抽出检测法(离线检测)。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探针法的使用。 探针法的目的 探针法是采用塑料管插入中心集水管且贯穿全长进行测试不同位置膜元件产水电导率 的方法。被采样的产水来自软管前端位置上游的产水,表示软管前端位置的水质。 116 软管前端的位置 软管末端,取水样处 图 7.2 探针法示意图 探针法测定的位置 给水(上游) 浓水(下游) 图 7.3 五芯装压力容器探针测试的位置 各个膜元件性能的测定和连接管密封处是否有泄漏的检测点的位置如下: 膜元件上游。连接管密封处的确认(O 型密封圈下流处 20 毫米处,超过 60 毫米 以上的地方,会和中心集水管的开孔相通,结果受膜性能的影响)。 膜元件中央。膜元件性能测定。 膜元件下游。连接管密封处的确认。 探针法的连接方式 探针法使用的测试工具如图 7.4 所示分端板连接部分(①)和插入用软管部分(②)这 两部分组成。在连接端板和产水出口之间安装 T 型三通(T 字 A ),使不经由软管流过的产 117 水回流至原水水箱。 图 7.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