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PPT课件】 泌尿系肿瘤.ppt
肾盂肿瘤从移行上皮细胞发生而来,细胞类型大部份为移行细胞癌、极少数为腺癌或鳞癌,多为乳头状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因肾盂壁薄而周围淋巴组织丰富,易较早发生淋巴转移。临床表现好发年龄为40~70岁,男女比为2:1。血尿:常见,为早期表现。肿块;少见,当癌组织浸犯临近器官或肿瘤引起梗阻肾积水时可见肿块。疼痛:少见,梗阻或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诊断血尿等病史。尿脱落细胞学检查。IVU片:充盈缺损。B超、CT、MRI等。治疗手术治疗:切除范围包括肾、输尿管、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术后随访膀胱镜。膀胱肿瘤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在尿路上皮性肿瘤中,膀胱移行上皮性癌的发病率最高。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男女之比约4:1。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全程肉眼血尿,以膀胱侧壁、后壁最多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分类:非上皮类肿瘤:移行细胞癌上皮类肿瘤(占95%以上):腺癌鳞癌病因环境和职业因素:β-萘胺、联苯胺、4-氨基双联苯是膀胱癌的致癌物质。染料、橡胶、塑料、油漆、皮革等职业者易发生膀胱癌。人与致癌物质接触后发生癌的潜伏期为15~40年,多在20年左右。代谢因素:色氨酸、烟酸代谢异常可能是膀胱癌的诱因之一。很多膀胱癌病人没有明显接触化学致癌质的病史,可能与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色胺酸正常代谢物的积聚,此中间代谢物均属邻羟氨基酚类物质能引起膀胱肿瘤。慢性膀胱感染、异物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膀胱癌,以鳞癌多见。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结石、尿潴溜。吸烟:可能诱发膀胱癌。病理表现分布:多位于膀胱侧壁、后壁,其次为三角区、颈部、顶部。可单发或多发。多中心性特点:在尿路移行上皮细胞覆盖的不同部位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组织类型:上皮类肿瘤(95%以上)移行细胞癌(90%以上)腺癌(2~3%)鳞癌(2~3%)非上皮类肿瘤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分化程度: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分为Ⅰ、Ⅱ、Ⅲ级。Ⅰ级分化良好,Ⅲ级分化最差,Ⅱ级分化介于两者之间。Ⅰ级肿瘤的分化好,移行上皮层多于7层,结构及核的异形与正常稍有差异,偶见核分裂。Ⅱ级除上皮增厚外,细胞极性消失中等度核异形性出现,核分裂常见。Ⅲ级为不分化形,与正常上皮毫无相似之处,核分裂多见。一般说来,级与浸润性成正比,Ⅰ级膀胱癌发展浸润的可能性为10%,Ⅱ级为50%,Ⅲ级为80%。生长方式:原位癌:少见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癌多见浸润性癌:腺癌和鳞癌多见WHO1973WHO/ISUP1998,WHO2004乳头状瘤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肿瘤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泌尿系肿瘤概述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除阴茎癌外的其他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国内以膀胱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肾肿瘤。国外以前列腺癌为最多。主要内容肾肿瘤:肾癌肾母细胞瘤(肾胚胎瘤、Wilms瘤):小儿泌尿系最常见恶性肿瘤肾盂癌膀胱肿瘤: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腺癌膀胱鳞癌其他输尿管肿瘤前列腺癌睾丸肿瘤阴茎癌肾上腺肿瘤肾肿瘤绝大部分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错构瘤)肾皮质腺瘤肾纤维瘤肾脂肪瘤恶性肿瘤:肾癌肾母细胞瘤肾盂癌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5%病因不清,肾癌有家族发病倾向。病理表现组织学来源:大多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一般单发,单侧,左右发病率相似。肉眼观察:圆形,边界清楚,有假包膜,切面黄色,可有出血坏死灶或囊性变。镜下观察: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