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 治经济学-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第三节 经济增长及其模型 第四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投入与产出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一、 社会总资本 二、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三、 两大部类划分与产业结构的划分 一、社会总资本 概念 社会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特点 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 即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 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构成 c+v+m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Ⅰ Ⅱ 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实物补偿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A 价值:c+v+m B 实物: Ⅰ生产资料和Ⅱ生活资料 价值 实物 部类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二、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 假定前提 1.两个阶级2.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3.供求平衡4.没有对外贸5.没有技术进步6.m`=100%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 500v+ 500m =3000 图式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三大交换) Ⅰ内部交换:Ⅰ 40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Ⅱ内部的交换: Ⅱ 500v+ 500m(生活资料),通过Ⅱ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ⅠⅡ之间 交换:Ⅰ1000v+1000m Ⅱ20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 Ⅱ (c+v+m)= Ⅰ(v+m) +Ⅱ(v+m)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Ⅱ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时间上相互衔接、数量上相互平衡 固定资本的补偿 特点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不是同时进行 具体条件 全社会一年间的实物形式上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应当等于当年在货币形式上积累的折旧基金总额 要求 社会总产品(价值得到补偿实物得到更替)全部实现 ,简单再生产可以正常进行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Ⅱ (c+v+m) > Ⅰ(v+m/x) +Ⅱ(v+m/x) 或Ⅱ (c+m-m/x) > Ⅰ(v+m/x)(m/x:个人消费, m-m/x:积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7 50m =3000 图式 Ⅰc+ Ⅰ (v+m)> Ⅱc+ Ⅰ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 1、Ⅰ:(m-m/x)`=50% c:v=4:1 2、Ⅱ:根据Ⅰ确定c, c:v不变 3、m`=100% 假定 重组图式(年初) 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Ⅱ1500c+100 △c+ 750v+50 △v + 600m/x =3000 社会资本三大交换过程 Ⅰ内部:Ⅰ 4400c(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 Ⅱ内部: Ⅱ 800v+ 600m/x(生活资料)Ⅱ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实现 ⅠⅡ之间 :Ⅰ1100v+500m/x与Ⅱ1600c 两大部类间交换实现 Ⅰ4400c+1100v+1100m =6600 Ⅱ1600c+ 800v+ + 800m =3200 年底 图式 实现 了扩大再生产 Ⅱ(c+v+m)= Ⅰ(v+△v+m/x) +Ⅱ(v+ △v+m/x)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v+m/x)=Ⅱc+ △c 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c+Ⅱc+△c 表明: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表明: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前提: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图式第1年Ⅰ4000c+1000v+1000m =6000 Ⅱ1550c+ 760v + 760m =3000 重新组合:有机构成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