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第Ⅱ部类原有资本有机构成2∶1,剩余价值追加100c以后,还需追加50v, 则第Ⅱ部类的社会总产品按其用途重新组合如下: 1500 c + 100 △c + 750 v + 50 △v + 600 m/ x =3000 追加后两大部类之间的资本构成如下: Ⅰ 4400 c + 1100 v + 500 m = 6000 Ⅱ 1600 c + 800 v + 600 m = 3000 ① ② ③ Ⅰ 4400 c + 1100 v + 1100 m = 6600 Ⅱ 1600 c + 800 v + 800 m = 3200 第 二 个 生 产 过 程 结 束 后 的 产 值 经过三大交换关系后进入第二个生产过程 9800 (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条件: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第I部类提供给第Ⅱ 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Ⅱ 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提供给第I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I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Ⅰ(v+△v+m / x )=Ⅱ(c+△c) 2.派生条件: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生产同全社会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1)第I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Ⅰ(c+v+m)=Ⅰ(c+△c) +Ⅱ(c+△c) (2)第Ⅱ部类的生产全部消费资料,同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 Ⅰ(v+△v+m /x)+Ⅱ(v+△v+m /x) 上述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必须保持恰当的的比例关系,反映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关系。 第七章 第四节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和普遍规律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各部类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必须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 2、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一)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 基本矛盾的表现与激化: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经济无组织状态的矛盾会不断激化;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会不断激化; 1.周期性 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段性 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2.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既是摆脱本次危机的物质条件 又是下一次危机到来的物质基础 (二)危机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四)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的可能性 在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上就有了危机的可能性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一)原因及条件: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如果在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就非常明显。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年,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 1500c+750v+750m=3000 Ⅰ △ c: △ v=9:1, Ⅱ △ c: △v= 5:1,重新组合为: Ⅰ4000c+450 △c+1000v+50 △v+500m=6000 Ⅱ1500c+50 △c+750v+10 △v+690m=3000 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则第二年生产结果为: Ⅰ4450c+1050v+1050m=6550 Ⅱ1550c+760v+760m=3070 以上情况可见,第一部类增长9.17%,其中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Ⅰc增长11.25%,第二部类增长2.33%。 第二年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增加到 第Ⅰ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依靠第Ⅱ部类生产的增长来提供。 第Ⅰ部类为第Ⅱ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数量、种类、规模直接取决于第Ⅱ部类生产的增长。 第Ⅰ部类生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