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口头待岗协议书范本.docx

发布:2025-04-10约4.5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头待岗协议书范本

一、协议概述

口头待岗协议书是指在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特殊原因导致员工无法正常上班,双方经协商一致,口头达成的一种协议。本协议书旨在明确双方在口头待岗期间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事宜,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协议内容

1.口头待岗原因及期限

(1)口头待岗原因:由于(具体原因,如:身体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发展等)。

(2)口头待岗期限:自(起始日期)起至(结束日期)止,共计(天数)天。

2.口头待岗期间的待遇

(1)工资待遇:在口头待岗期间,员工按照正常出勤工资的80%发放工资,即(具体金额)。

(2)社会保险:在口头待岗期间,用人单位继续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但员工需自行承担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3)其他福利待遇:口头待岗期间,员工享有其他福利待遇,如带薪年假、节假日等。

3.口头待岗期间的工作安排

(1)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应积极配合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完成单位分配的任务。

(2)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不得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

4.口头待岗期间的考勤及考核

(1)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应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考勤及考核。

(2)考勤及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恢复工作后的重要依据。

5.协议解除及恢复工作

(1)如口头待岗原因消除,员工可在(恢复工作时间)前恢复工作。

(2)如口头待岗原因未消除,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延长口头待岗期限。

(3)如口头待岗期间出现以下情况,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

a.员工违反口头待岗期间的有关规定;

b.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严重影响单位声誉或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c.员工拒绝恢复工作。

6.违约责任

(1)如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协议约定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等,应向员工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应支付金额的(比例)。

(2)如员工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协议签订及生效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2.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4.本协议的修改、补充,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签订。

甲方(用人单位)签字(或盖章):

乙方(员工)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四、协议解除与终止

1.协议解除条件

(1)因不可抗力导致口头待岗原因无法继续,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协议。

(2)员工提出书面解除口头待岗协议,且用人单位同意。

(3)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经与员工协商一致,提前解除口头待岗协议。

2.协议终止条件

(1)口头待岗期限届满,双方无异议,协议自动终止。

(2)因一方违约,另一方提出终止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终止。

五、争议解决

1.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事项

1.本协议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2.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期满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续期一年。

3.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附件

1.员工基本信息

2.口头待岗期间工资及福利明细表

3.口头待岗期间考勤及考核记录

八、协议签署

甲方(用人单位)代表签字(或盖章):

乙方(员工)签字:

见证人签字(如适用):

签订日期:年月日

九、协议附件说明

1.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入职日期、部门、岗位、联系电话等,用于证明协议所涉及员工的身份信息。

2.口头待岗期间工资及福利明细表:详细列出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应享受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及其他福利待遇,确保双方对待遇有清晰的认识和记录。

3.口头待岗期间考勤及考核记录:记录员工在口头待岗期间的考勤情况、工作表现及考核结果,作为恢复工作后的参考依据。

十、协议保管与归档

1.本协议签订后,甲方应将协议副本及附件归档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2.乙方应妥善保管协议原件及附件,如协议原件丢失,乙方应向甲方申请补发,甲方有权收取一定费用。

十一、协议生效条件

1.本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2.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十二、协议解除与终止通知

1.协议解除或终止前,一方需提前(具体天数)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解除或终止的原因。

2.未提前通知的,解除或终止协议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十三、协议变更

1.本协议的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签订变更协议。

2.变更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四、协议终止后的处理

1.协议终止后,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处理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结算、社会保险转移等。

2.双方应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单位及个人的合法权益。

十五、协议解除或终止后的争议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