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转让协议书范本.docx
口头转让协议书范本
一、口头转让协议书概述
口头转让协议书,顾名思义,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口头方式达成转让协议,并约定相关权利义务的书面文件。与书面转让协议相比,口头转让协议书具有简便快捷、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口头协议的履行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在签订口头转让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口头转让协议书的内容应包括转让的标的、价格、交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避免因条款不明确而引发争议。
2.协议双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口头转让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协议可能因无效而被撤销。
3.协议签订时应注意录音、录像等证据的保存。为了确保口头转让协议的履行,建议双方在协议签订过程中进行录音或录像,以便在日后发生争议时提供证据。
二、口头转让协议书范本
甲方(转让方):_______
乙方(受让方):_______
鉴于甲方愿意将其拥有的_______(转让标的)转让给乙方,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转让标的:甲方拥有的_______(转让标的),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
2.转让价格:甲方同意将上述转让标的转让给乙方,转让价格为人民币_______元整。
3.交付时间:甲方应在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前将上述转让标的交付给乙方。
4.付款方式:乙方应在交付时间前,将转让价格支付给甲方。
5.违约责任:如甲方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转让标的,应向乙方支付_______元违约金;如乙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转让价格,应向甲方支付_______元违约金。
6.争议解决: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转让方):_______
乙方(受让方):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三、签订口头转让协议书应注意的事项
1.协议内容应合法合规。口头转让协议书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2.协议双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在签订口头转让协议之前,双方应核实对方的民事权利,确保协议的履行。
3.协议签订后,双方应履行各自的义务。协议签订后,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协议的履行。
4.注意协议的修改和补充。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如需对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双方应达成一致意见,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
5.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积极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口头转让协议书的风险防范
1.明确协议条款:在签订口头转让协议时,双方应确保所有关键条款都得到明确,包括但不限于转让的标的物、价格、交付方式、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等。如果条款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后续的争议和纠纷。
2.保留证据:虽然口头协议不需要书面文件,但为了防止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建议双方在协议签订时进行录音、录像或者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确认协议内容,保留沟通的证据。
3.考虑法律效力:口头协议在法律上可能存在效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签订口头协议时,应考虑协议的法律效力,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
4.财务对账:在交付标的物或支付款项时,双方应进行财务对账,确保双方在财务上的权益得到保障。
5.定期沟通: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应保持定期的沟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争议的积累。
五、口头转让协议书的履行与变更
1.履行协议:双方应严格按照口头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包括交付标的物、支付款项等。
2.协议变更:如需对口头协议进行变更,双方应达成书面协议,并注明变更的内容、生效日期等,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协议解除:在特定情况下,如一方违反协议约定,另一方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六、口头转让协议书的相关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口头形式以外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书面起诉状。”
七、口头转让协议书的风险提示
1.误解风险:口头协议容易产生误解,因此在签订协议时,双方应确保对协议内容有共同的理解,避免因理解差异而产生纠纷。
2.证据不足风险:口头协议缺乏书面证据,一旦发生争议,难以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协议的存在和内容。
3.执行困难风险:由于口头协议缺乏法律效力,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能难以通过法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