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安全行驶学案粤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8-
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平安行驶
[核心素养·明目标]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反应时间的概念,理解刹车距离,并能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思维
驾驭汽车刹车的问题处理方法,并会计算推理,能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科学探究
能探究正常驾驶与酒后驾驶的刹车问题,学会沟通与合作.
科学看法与责任
体会实际生活与科学规律的亲密联系,增加学生平安意识.
1.反应时间:从司机意识到应当停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
2.反应距离: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驶过的距离叫作反应距离.
3.刹车距离:从驾驶员刹车起先,汽车以原行驶速度为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所通过的距离叫作刹车距离.
4.停车距离: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
汽车运动模型是将汽车的启动过程、行驶过程和刹车过程分别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1)反应距离的大小取决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汽车速度的大小. (√)
(2)刹车距离指从制动刹车起先汽车减速行驶到停止所走过的距离. (√)
(3)停车距离应大于平安距离. (×)
(4)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马路上行驶,司机望见前面有障碍物马上以2.5m/s2的加速度刹车,5s后汽车的位移为20m
考点1汽车行驶平安问题
一载有十几吨小麦的货车在高速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后经调查,事故车辆行驶证核载1.5吨,实载10吨,严峻超载引起后轮爆胎,车辆失控侧翻.假设该车以54km/h的速率匀速行驶,发觉障碍物时司机刹车,货车马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m/s2(不超载时则为5m/s2).
请探究:
(1)汽车超载时刹车距离是多大?
(2)汽车不超载时刹车距离又是多大?
提示:(1)超载时:s1=eq\f(0-v\o\al(2,0),2a1)解s1=45m.
(2)不超载时:s2=eq\f(0-v\o\al(2,0),2a2)=22.5m<45m,说明汽车不要超载.
[归纳例证]
1.反应距离s1=车速v0×反应时间t,其中反应时间是从发觉状况到实行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在车速肯定的状况下,反应越快即反应时间越短越平安.
2.刹车距离: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刹车距离s2=eq\f(v\o\al(0,2),2a),大小取决于初速度v0和刹车的加速度.
3.平安距离即停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两部分.
4.影响平安距离的因素
(1)主观因素:司机必需反应灵敏,行动快速,镇静冷静,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不能酒后驾车,不能疲惫驾驶,精力高度集中等.
(2)客观因素:汽车的状况、天气和路面是影响平安距离的重要因素,雨天路面湿滑,冬天路面结冰,轮胎磨损严峻等都会造成刹车距离的增大.
【典例1】为了平安,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有一辆车发觉前面24m处发生交通事故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反应时间为t=0.6s.经测量,路面刹车痕迹为s=14.4m,该汽车是否违章驾驶?是否会有平安问题?
思路点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依据题意,可画出运动示意图.
刹车痕迹长度即为刹车距离,由veq\o\al(2,t)-veq\o\al(2,0)=2as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v0=eq\r(v\o\al(2,t)-2as)=eq\r(0-2×?-5?×14.4)m/s=12m/s=43.2km/h40km/h.
所以该汽车违章驾驶
在反应时间内匀速行驶的位移s1=v0t=12×0.6m=7.2m,停车距离Δs=s1+s=7.2m+14.4m=21.6m
由于Δs<24m,所以该车不存在平安问题,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见解析
解决行驶平安问题比较志向的方法
(1)画出刹车过程草图,找出每一段的位移关系.
(2)刹车时借助a,用公式veq\o\al(2,t)-veq\o\al(2,0)=2as而避开刹车时间的求解,比较便利,公式选取要敏捷.
(3)可采纳逆向思维法,即把运动倒过来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此司机是酒后驾驶,反应时间总长为1.0s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解析]酒后反应时间t′=1.0s
反应距离s1′=v1t′=12m
停车距离Δs′=s1′+s=12m+14.4m=26.4m>24m
会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见解析
[跟进训练]
1.一辆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刹车前速度大小为90km/h,刹车时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求:
(1)汽车起先刹车后10s内滑行的距离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