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PPT课件】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ppt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困难窦道排出过死骨诊断更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长方大块死骨(图)CT检查比X线片灵敏,可以早期发现较小骨膜下脓肿及骨脓肿但细小骨脓肿(1CM)仍难以发现。急性化脓性骨髓炎(CT和MRI图)核素骨显像发病48h可以有阳性结果(局部热区)间接帮助诊断不能做出定性诊断能较好显示软组织及炎性水肿,可以早期发现骨内炎性病灶可以早期诊断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诊断宜早,防止发生成慢性骨髓炎,综合性分析,有下列情况应考虑: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2、长骨干骺部剧烈疼痛患肢不愿活动3、长骨干骺部剧烈压痛4、WBC↑↑N↑5、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病因诊断获得致病细菌1、局部脓肿分层穿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血培养,反复多次,可提高阳性率局部分层穿刺检查阳性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鉴别诊断:1、蜂窝组织炎和软组织深部脓肿①全身症状:较骨髓炎轻②部位:常不在干骺部③体征:局部炎症表现明显有困难时,行CT,MRI鉴别诊断:2、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病变在关节)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有高热常有皮疹红斑肝、脾、淋巴结肿大3、骨肉瘤与尤文肉瘤可以有肿瘤性发热,发热较低①起病缓慢②肿物表面有纡曲血管③发病部位在骨干不典型时可以取肿物组织活检鉴别诊断: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断急性骨髓炎转化为慢性阶段治疗抗生素应用: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1、发病5天内使用敏感抗生素炎症往往可以控制2、抗生素选择致病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联合一种针对一种广谱3、疗程3-6w抗生素应用后结果1、X线正常,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未形成脓肿2、X线有改变.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形成脓肿可被吸收以上不需手术,连续应用抗生素3~6w3、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症状加剧抗生素不能消灭脓肿4、全身和局部症状均不能控制①有脓肿形成②抗生素不敏感③有迁移性肿胀以上3.4两种情况需手术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目的:1、引流脓液,减少脓毒症症状2、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宜早应用抗生素36h48-72h局部症状不能控制(不是改善)手术时机:1、钻孔引流:钻头在骨质上钻数个骨孔2、开窗减压:各钻孔连在一起,去除一块骨密质方法:1、有骨膜下脓肿一定有骨内脓肿存在2、骨膜剥离不可过大,以防血运有影响3、不可探查髓腔注意:①闭式灌流引流(持续冲洗两根管)每日1500ml-2000ml拔管:放置3w,或体温正常引流液连续培养三次无细菌②单纯闭式引流(单根)脓液较少时,每日注入少量高浓度抗生素③伤口不缝,碘仿纱条,5-10天后,二期手术术后处理:全身辅助治疗1、高温降温,补液,补充热量、营养2、少量输血,1-2天少量?血3、中药,清热解毒局部制动,固定:作用1、止痛2、防止关节挛缩3、防止病理性骨折局部辅助治疗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原因:①急性期炎症未完全控制,反复发作②低毒细菌感染,发病时表现慢性骨髓炎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2、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3、近年来G-性细菌感染增多细菌死骨1、坏死松质骨:逐渐被吸收,新骨替代2、坏死密度骨:边缘被吸收,完全脱离形成死骨,无血供,不能替代。为使感染局限,周围骨硬化,外围骨膜形成新骨,产生骨包壳,骨包壳上有多个孔道,排脓和小块死骨出现软组织深部脓肿,皮肤出现窦道。病理一、不活动期(无症状)1、患骨变形2、皮肤多处症痕3、窦道4、关节挛缩←肌肉纤维化临床表现:二、活动期:体质不好,抵抗力↓1、红肿、热痛2、T↑3、原窦道口开放,排脓,排出死骨后症状↓,窦道口自动封闭临床表现:X线:1、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