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堂道德与法治课。我会带着你们一起探讨如何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加整洁、和谐,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成长。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让你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关爱校园、共建和谐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加油,让我们的学校成为最美的乐园!??????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关爱校园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提高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协作共享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这个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逐渐形成,开始关注集体利益,但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尚在培养之中。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校园行为准则。然而,对于如何具体实践这些规范,他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面对具体情境时,可能难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也需要进一步锻炼。
在素质方面,三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集体荣誉感,愿意为班级和学校做贡献,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自信而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行为习惯上,学生的自律性有待加强,有些学生在校园内存在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这些行为影响了校园环境的和谐。对于这些情况,本节课将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班级互动平板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育平台账号,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互动交流
-信息化资源:校园环境图片、环保小视频、道德与法治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垃圾分类箱、环保标志)、互动游戏卡片、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新的道德与法治课,主题是‘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你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学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这个家更加温馨、和谐呢?”
2.学生们纷纷举手,老师挑选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想法。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张校园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环境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呢?”
2.学生们开始讨论,老师总结并指出:“确实,我们的校园环境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垃圾分类、爱护公物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老师分发课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学们,请大家翻开课本,找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请大家仔细阅读,然后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2.学生们阅读课文,并回答:“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如何爱护校园环境,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爱护公物等方面。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并付诸实践。”
四、互动教学
1.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们在校园里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你们会怎么做?”
2.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总结并指出:“我们应该主动捡起垃圾,放入垃圾桶,共同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
3.老师继续提问:“如果你们发现有人损坏公物,你们会怎么做?”
4.学生们讨论并回答:“我们可以向老师或者学校管理人员报告,让公物得到及时修理。”
五、实践环节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学生们分组进行游戏,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总结与反思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你们觉得我们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老师总结并强调:“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为我们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为家庭环保出一份力,下节课分享你们的成果。”
七、课堂小结
1.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今天的学习内容,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共同为我们的校园环境努力。”
2.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老师微笑着说:“很好,希望你们能够成为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学校更加美好!”
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