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发布:2025-04-11约3.4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内涵,熟读成诵。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学以致用。

3、学习古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做乐观豁达的人。

诗题解读

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刘禹锡

白居易

背景资料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

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

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

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

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

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因此为“刘二十八使君”。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

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

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作品有《刘

梦得文集》,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

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朗读感知

试着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疏通诗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曾被贬官到朗州、“亦知合被才名折,

连州、夔州、和州等荒二十三年折太多!”

凉偏远地区。(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写出了贬谪地的荒远偏僻,

抒发了诗人被贬谪的抑郁悲凉之情。

疏通诗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徒劳地。翻:却,反而。诗人暮年返乡,

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疏通诗意

喻诗人自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喻后继者

疏通诗意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增长精神,振作精神。

点明题意。

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深入分析

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

诗句具体分析。

首联回首往事,描述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巴山楚水”从空间角度概括诗人辗转流徙的荒凉地域之广

大,“二十三年”从时间角度概括诗人贬官时间之长。“凄

凉地”“弃”,写出了诗人常年被贬偏远之地,虚度年华的

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深入分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的典故有何作用?

“闻笛赋”是用向秀与稽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老友

的怀念。“烂柯人”以王质自比,感慨自己被贬时间之

长,物是人非。

这一联表达归来之后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叹。

深入分析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和“翻”。

“空”有“白白地”“徒然”之意,离别多年,被贬

归来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一场空,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翻”有“反而”之意,离开家乡多年,回到故土,

却无人知晓,惊觉时间飞逝,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怅惘。

深入分析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

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朽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

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深入分析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照应题目,直抒胸臆,点明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

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合作探讨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

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

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合作探讨

2.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

示例一:作者将自己喻为“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