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案 单元一 项目五 任务一 润滑系统结构认知.docx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课题序号
13
实施课时
1
使用教具
整车或电喷系统台架
课题名称
项目五润滑系统认知与拆装
任务一润滑系统结构认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目标】
1.熟悉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2.熟悉润滑油路。
【能力目标】
1.能认识润滑系统主要零件;
2.能在发动机上指出润滑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位置。
【育人目标】
1.培养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理念,增强环保的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和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教学难点
润滑系统的油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回顾】
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导入新课】
机油长时间使用会变脏变质,所以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某天,实习生小王下班前清理工位机油,准备将油盆中的废弃机油倒入下水道,被张师傅看到后,及时制止,给予严肃批评。本任务主要介绍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以及润滑系统的油路。
项目五润滑系统认知
任务一润滑系统结构认知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与类型
为了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对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加以润滑,润滑工作是由润滑系统来完成的。
1.润滑系统的功用
(1)润滑作用机油对运动零件表面润滑,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副产生的部分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3)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他杂质。
(4)密封作用机油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防锈蚀作用机油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阻隔零件与大气中的水、燃烧时产生的酸性气体等接触,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
(6)减震缓冲作用机油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能量,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7)液压控制作用机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控制作用,如液压挺柱和奥迪的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等。
2.润滑系的类型
发动机按润滑油的供给方式不同分为压力润滑、飞溅润滑、润滑脂润滑等。
表5-1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二、润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1.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壳、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路、机油、机油压力传感器等。
2.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润滑油储存在油底壳内,当发动机动作时,带动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过机油滤清器,再经机油管道送到各需要润滑的部件处,如曲轴、凸轮轴、活塞等。最后,机油流回油底壳。如此往复流动,不断工作。
三、润滑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条件和某些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1.轿车用汽油机的润滑油路
轿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润滑油路采用复合式的润滑油路,如图1-5-2所示。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经集滤器初步过滤后进入机油泵,机油泵输出的机油全部流经机油滤清器,然后进入纵向主油道。主油道中的机油分别由各分油道进入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再通过连杆杆身的油道润滑活塞销,并对活塞进行喷油冷却。中间轴的润滑由发动机前边第一条横向斜油道和从机油滤清器出来的油道供给。汽缸盖上的纵向油道与主油道相通,并通过横向油道润滑凸轮轴轴颈及向液力挺柱供油。在缸盖和缸体的一侧布置了回油孔,使缸盖上的机油流回曲轴箱。
图1-5-2
图1-5-2轿车润滑油路
轿车用汽油发动机装有两个报警开关:低压油压开关和高压油压开关,均装在滤清器支架上,发动机在机油温度为353K,转速为800r/min时,机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03Mpa;在2000r/min时,机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0.20Mpa。
打开点火开关,仪表板上的机油压力警告灯开始闪烁。发动机启动后,当机油压力大于0.03Mpa时,限压阀打开,警报灯熄灭;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压力低于0.03Mpa,则低油压开关触电闭合,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当发动机转速超过2150r/min时,机油压力未达到0.18Mpa,高压油压开关的触电断开,机油压力警告灯闪烁,报警蜂鸣器也同时报警。
2.中型汽油机的润滑油路
中型汽油机的润滑油路采用复合式的润滑油路,如图1-5-3所示。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经固定式集滤器初步过滤后进入机油泵,由机油泵输出的油分为两路:大部分(90%)的机油经粗滤器后进入纵向主油道,并由此流向各运动零件的工作表面。另一小部分机油经进油限压阀流入细滤器,滤去细小杂质后流回油底壳。进入主油道的润滑油由曲轴上横向油道流到曲轴主轴承中,然后经曲轴上的油道流入连杆轴颈处。横向油道里的部分润滑油通过油道流向凸轮轴轴承。用油管从主油道前端引出部分润滑油到空气压缩机曲轴中心油道,润滑空气压缩机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