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底盘构造教学计划
课程定位
1.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汽车底盘构造》是汽车运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几门与汽车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是一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该课程承担着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培养的任务,如培养安全生产的意识、工具和设备安全正确使用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拆装、检查、修理、调整、故障诊断与排除的
近来我们正在对《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教学模式)。
《汽车底盘构造》课程主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就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新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融入其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底盘的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二是汽车底盘构造的理论、实践教学穿插进行。《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之中——汽车底盘大修。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①确认工作任务要求③实施。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将实际情况与过程性目标进行对比,必要时进行返工。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
(4)培养经济成本意识;
(5)培养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6)培养良好的安全环保意识。
(7)培养工作建构能力;
(8)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潜力
以下为教学进度表
**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 -2013学年度()学期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表 授课科目: 汽车授课班级: 交通-5、6、班 任课教师: 填表日期: 201年月
审 核 意 见 审核人 审核日期 研组长 教研室 教务处 制表:学校教务处
学校学期授课计划表
汽车交通-5、6、班汽车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
课程计划总学时数: 已授课学时数: 本学期尚需授课时数: 机动学时数: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论教学(节) 技能实训(节) 课堂练习(节或次) 课外作业 备注 布置(次) 批改(次) 1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 3 1 2 手动变速器的构造与原理 手动变速器的构造与原理 4 1 1 1 3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4 4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4 5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4 6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手动变速器的检修 4 1 1 7 万向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 万向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 4 1 1 8 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的拆装及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 4 1 9 驱动桥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驱动桥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4 1 1 1 10 主减速的拆装 主减速的工作原理及拆装 4 11 差速器的拆装 差速器工作原理 1 3 1 12 车轮和轮胎的拆装与保养 了解轮胎的构造及规格 4 1 1 1 13 车轮和轮胎的拆装与保养 轮胎的换位与更换及保养 1 3 14 悬架的拆装与检修 悬架的工作原理及拆装检修 1 3 1 15 转向系统的拆装与检修 转向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4 1 1 1 16 转向器的拆装 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拆装 4 17 制动系统的拆装与维修 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4 1 1 1 18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拆装 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拆装 4 19 鼓式制动器的拆装及检修 鼓式制动器的拆装及检修 4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