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工作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2012-11-07 22:32:39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一份完整的检验科管理工作制度
(一)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学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二)检验工作必须主动配合临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迅速地完成检验任务,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配合临床开展新项目和技术革新。
(三)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配有兼职人员负责工作。管理内容包括: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馈信息,定期向上级报告。
(四)各专业实验室要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五)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其验单上注明“急”字。
(六)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打印电脑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或电脑存根,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检验结果数值提示病员处于生命危险状态(如血清电解质高度异常)应立即与科值班医师联系。
(七)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验试剂和核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八)一切血标本检验结果发出报告后保留标本七天。配血标本保留七天。
(九)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新引进或维修后仪器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十)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以保证检验质量。
(十一)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该指定专人严格保管,定期检查。
(十二)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检验用具应该按检验要求进行清洗或消毒,被污染的器具用高压灭菌的方法处理,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十三)对于有传染性及带有放射性的试验要做好检验人员的自身防护和保健措施。
(十四)检验科贵重仪器应订立严格的保养,维修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并按仪器出厂规定执行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半年及一年保养的规定。
(十五)建立检验试剂的管理制度,把好质量、购买、入库、 出仓、保存及使用期限关,指定专人负责。
(十六)检验资料保存时间:一般检验为两年,骨髓分析为五年。未经许可不得随便查阅检验结果。
(十七)做好各台冰箱、水浴箱的温度登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设备科。
(十八)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正常运转。
(十九)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二十)做好科研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二十一)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二是二)制订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
(二十三)建立健全报告制度,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或其他方面的疑难问题,要落实医院逐级负责制,层层上报。
二、检验科生化室工作制度
(一)个人防护
1.着装:
(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 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3)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4)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5)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2.洗手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2)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
(3)实验室应为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其他反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洗手用的替代品。
(4)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使用基于乙醇的 “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5)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或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7)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二)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