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1193210
课程名称:创业基础Businessfoundation
学时/学分:32/2
课程类别: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先行课程:就业指导,职业生涯
二、课程简介
根据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创业基础”课程设置为“线上自由学习+线下课堂辅导”模式。本课程力图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旨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
创新人才。
三、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及能力如下:
《创新创业训练》课程,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与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目标2: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话创业者的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基本方法。
目标3: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的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的过程,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策略和技巧。
目标4: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创业资源的类型,认识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差异,掌握创业资源获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明确创业资源获取的技巧和策略。
目标5: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认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准备创业计划的原因,了解做好商业计划所需要开展的准备工作。
目标6: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注册成立新企业的原因,新企业注册的程序与步骤,新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等,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式。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主要教学内容
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与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创业的要素与类型创业过程与阶段划分创业精神的本质、来源、作用与培育
目标2: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话创业者的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
创业者素质与能力创业动机的含义与分类产生创业动机的驱动因素;创业团队及其对创业的重要性;创业团队的优劣势分析组建创业团队的策略及其后续影响;创业团队的管理技巧和策略;领导创业者的角色与行为策略;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
业团队的基本方法。
1.
目标3: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的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的过程,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策略和技巧。
使学生具备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提高创新水平。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
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科学创
业观。指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
2.
创意与机会;创业机会与商业机会;创业机会的特征与类型;创业机会的来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过行为技巧;创业机会评价;创业风险识别
目标4: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创业资源的类型,认识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资源需求差异,掌握创业资源获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明确创业资源获取的技巧和策略
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创业资源与一般商业资源的异同;社会资本、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在创业中的作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