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课程
学时:学 分:适用对象: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建筑工程评估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程序、建筑材料、建筑工程组成与构造等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具体主要涉及建筑工程分类,建设项目的程序,有关的建设法规及相关项目建设中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知识(包括材料、构造、质量评定、计价等)、建筑物损耗的评估方法及建设用地等与建筑工程评估相关的知识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建筑工程价值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管理法规,了解建筑工程的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评估工作。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概述
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建设程序;
熟悉建设工程的分类
了解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工程及其建设程序
A主要内容
一、建设工程项目及其组成:
1概念: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等) 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过程。建设工程项目可分为单项工程 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 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一组配套齐全的工程项目。单位(子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是指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部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建筑产品基本构件的施工过程。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划分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我国项目建设程序依次分为决策、设计、建设准备、施工安装、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后评价七个阶段。房屋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一般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农业建筑。建筑工程的基本组成(掌握)有基础、墙(柱)、楼盖、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部分组成。基础: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其传到地基上。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墙(柱):墙是承重、围护和分割构件。柱是竖向承重。按是否承重划分。可分为承重墙和自承重墙。承重墙由于楼板布置不同又分纵墙承重、横墙承重和纵墙横墙承重三种情况。楼盖:承受水平荷载,并把它传给墙或柱子。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楼盖结构体系由面层、承重层、顶棚三部分组成。承重层楼梯:垂直交通设施钢筋混凝土楼梯(1)板式楼梯:传力路线:楼梯板—平台梁—墙。3米以内。板不能裂!(2)梁式楼梯:传力路线: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墙。踏步板裂了,只是局部问题。屋顶:围护和承重构件。围护指保温、隔热、防水。平屋顶基本构造层次屋面板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坡屋顶基本构造层次屋面荷载(瓦、油毡等)--望板—檩条—屋架(墙)。门是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是采光和通风。1.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工程量计算:(1)人工挖土方;(2)砌体;(3)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模板、混凝土和钢筋的计算。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掌握房屋各层外墙外表面所包裹范围
(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主要有突出外墙的构件、配件、附墙柱、垛、勒脚、台阶、悬挑雨棚、墙面抹灰、镶贴块材、装饰面等;
B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建筑面积的构成、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不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C问题与应用
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建筑面积;
第三节 房屋建筑工程量计算一、土方工程(一)平整场地1.定义:指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的。2.计算:S平=(外墙外边线长+4)×(外墙外边线宽+4)(二)人工挖土1.人工挖槽、基坑和土方的区别(按体积计算):2.计算放坡工作面槽长计算三、砌体工程(一)砖基础1.基础与砖墙的划分:(1)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即以一层地面为界。(2)不同材料时:±300mm以内,按材料分界;±300mm以外时,按设计室内地面分界。2.计算:V砖石=基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应并入(扣除)体积(二)实心砖墙(掌握)计算总原则:砖墙体积=墙长×墙高×墙厚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掌握)(一)模板工程量现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4)阳台、雨蓬:外挑部分的面积。(5)楼梯:露明面的面积,不扣除小于500mm梯井所占面积。(二)混凝土工程1.现浇混凝土工程:实体体积(1)基础:(2)柱:柱子断面尺寸×柱高(3)梁:梁断面尺寸×梁长(4)板:板面积×板厚(5)墙:类似砖墙计算(6)楼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7)阳台、雨蓬:按伸出外墙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