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第5节多普勒效应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6
第5节多普勒效应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通过试验,相识多普勒效应。
2.能说明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缘由。
3.能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产生缘由。
2.科学思维: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说明一些物理现象。
自主学习·必备学问
教材研习
教材原句
要点多普勒效应
波源与视察者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①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更。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多普勒效应。
自主思索
①(1)火车进站和出站时,坐在火车上的乘客能感受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变更吗?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作战的须要,现在的战斗机飞得越来越快,有些战斗机的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假设某爆炸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架战斗机正在爆炸点旁边远离它飞行,要使飞行员听不到爆炸声,战斗机飞行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答案:(1)提示不能。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会感受到汽笛声的音调不发生变更,是因为声源相对乘客是静止的。
(2)要使飞行员恰好听不到爆炸声,即飞行员正好一个声波也接收不到,则他随战斗机运动的速度应与波前进的速度相同,即战斗机应以340m/s的速度远离爆炸点飞行。
名师点睛
1.波源与视察者相对静止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视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是肯定的,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2.波源与视察者相互靠近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视察者的波峰(或密部)的数目增加,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即感觉到频率增大。
3.波源与视察者相互远离时,视察者感觉到频率减小。
互动探究·关键实力
探究点多普勒效应
情境探究
1.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马路上以100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该电磁波被轿车反射回来时,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的低。
(1)若该路段限速为100km/h,则轿车是否超速?
(2)若轿车以20m/s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电磁波的频率应怎样变更?
答案:(1)提示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的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应。因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由多普勒效应知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推断出轿车车速比警车车速大,故该车超速。
(2)若该车以20m/s的速度行进,此时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效应知反射回的电磁波的频率应增大。
探究归纳
1.波源频率、接收频率和音调
(1)波源频率: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称为一个完全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又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
(2)接收频率
①波源和视察者相对静止时,视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②波源和视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视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发生变更,即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更。
波源与视察者假如相互靠近,视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增大;二者假如相互远离,视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减小。
(3)音调:音调由频率确定,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视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视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声波的完全波个数)确定的。
2.多普勒效应成因分析
(1)相对位置变更与频率的关系(规律)
相对位置
图示
结论
波源S和视察者A相对静止
f
波源S不动,视察者A运动,由A→B或A→C
若靠近波源,由A→B,则f波源?f
视察者A不动,波源S运动,由S→
f
(2)成因归纳:依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肯定是由于波源与视察者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3.多普勒效应的运用
(1)测车辆速度: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放射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波被运动的车辆反射回来时,交通警察依据反射波频率变更的多少可知车辆的速度。
(2)测天体速度:依据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在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频率,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比照,可以推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
(3)医用“彩超”:医生向人体放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液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更,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据此诊断疾病。
(4)听音辨向:可依据火车汽笛声的音调的变更推断火车是进站还是出站;依据炮弹飞行的尖叫声推断炮弹飞行的方向等。
探究应用
例如图所示,产朝气械波的波源从O点起先做匀速运动,图中圆表示波峰,已知波源振动的频率为f0
A.该图表示波源正在向A点移动
B.视察者在A点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是定值且大于f
C.视察者在B点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是定值且大于f
D.视察者在C点或D点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是定值且大于f
答案:C
解析:依据多普勒效应产生的缘由,该图表示波源正在向B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