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3课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3课第1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实录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主题,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提升法治意识,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增强科学精神,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解和评价不同文化。发展公共参与能力,通过讨论和实践,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对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明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掌握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2.教学难点
-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如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偏见与歧视的识别:引导学生识别文化偏见和歧视,理解其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文化对话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如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自豪感的平衡:指导学生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自豪感。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新人教版必修3的教材,以供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3.教学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多样性分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划分讨论区域,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小组活动和个体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
二、新课导入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后,老师总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
2.介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
-老师讲解:“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的文化现象。它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等多个方面。”
3.分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老师举例:“比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印度的排灯节等,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节日。”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列举自己了解的世界文化多样性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各自了解的文化现象,如节日、饮食、服饰、建筑等。
2.分享交流: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万圣节、日本的樱花节等。
3.案例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例,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老师讲解:“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比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等。”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它对人类文明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现象,并撰写一篇短文。
-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感兴趣的世界文化现象,并撰写短文。
五、课堂延伸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文化现象,如日本的茶道、法国的葡萄酒文化等。
2.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体验活动,如观看外国电影、品尝外国美食等,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学生参加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六、课堂总结
-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多元的世界。”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世界文化地图:提供一张详细的世界文化地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文化分布的地理特征。
-文化遗产视频:收集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视频资料,如故宫、埃菲尔铁塔、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