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教案().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与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分子和原子等基本概念。
-学生对实验安全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学生在previouslessons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能够记录实验现象,但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倾向于合作学习,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中遇到技术性的困难,如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数据的准确记录。
-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障碍,需要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
-部分学生可能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沟通不畅,需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化学实验室、实验仪器(如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等)、实验药品
-软件资源:多媒体教学系统、投影仪、实验操作视频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在线化学教育资源库、数字化实验教材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学生自主实验、课堂提问与反馈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现象,如燃烧的蜡烛、酸碱中和反应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原理?”从而导入新课,强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实例说明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示几个经典的化学实验,如电解水实验、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并解释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介绍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强调实验结果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指示剂的制作和测试,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记录反应时间和产生的气体量。
-学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变化趋势。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5分钟)
-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酸碱指示剂实验中,哪些因素影响了颜色变化?”
-分析实验数据,例如:“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探讨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例如:“我们的实验结果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了解了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我们探讨了酸碱指示剂的制作和应用,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化学反应的规律。难点在于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与分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书籍:《化学实验技巧与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等,这些书籍提供了更多化学实验的案例和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
-视频资源:科普视频如“化学世界的奥秘”、“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等,通过生动的视频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实验过程。
-在线教育资源:如“化学实验室安全指南”、“化学实验操作演示”等,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实验操作指导。
-学术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通报》等,提供最新的化学教育研究成果和实验教学方法。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化学书籍,了解化学实验的发展历程和实验技术的进步,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建议学生观看科普视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提高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指导学生利用在线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