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食品保存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docx
7.1.2食品保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7.1.2食品保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本节课内容紧接前节关于食品营养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存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认识。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2.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应用场景。
难点: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如何根据食品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解决办法: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食品保存原理;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食品腐败原因,提出预防措施;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策略:设置问题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丰富案例,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保存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食品保存的图片和视频,增强视觉效果。
2.教学软件:运用食品保存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
3.实物展示:展示不同保存方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食品浪费和食品保存不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食品浪费和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有效保存食品,延长其保质期?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食品保存的了解和看法。
讲授新课(15分钟)
1.食品保存的原理:讲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如微生物活动、酶的作用等。
2.常见食品保存方法:介绍冷冻、冷藏、腌制、干燥、真空包装等食品保存方法。
3.食品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实践操作:分组进行食品保存实验,如腌制黄瓜、晒干水果等。
2.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如何根据食品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食品保存过程中,如何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创新(5分钟)
1.互动游戏:设计“食品保存大挑战”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保存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食品保存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保存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课后作业(5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调查家庭或周围食品保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包括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及其原理,如冷冻、冷藏、腌制、干燥、真空包装等。
2.技能提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了如何进行简单的食品保存实验,如腌制黄瓜、晒干水果等,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分析食品保存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安全意识:学生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识别和预防食品保存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
5.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家中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食品保存方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浪费。
6.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7.创新意识:通过互动游戏和案例分析,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食品保存方法。
8.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讨论、游戏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板书设计
①食品保存概述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食品保存的重要性
②常见食品保存方法
-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