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食品保存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23.2食品保存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教学设计(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探索一个有趣的话题——食品保存。想象一下,我们家的冰箱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从新鲜的蔬菜到美味的肉类,每一种都有它的“生命力”。那我们怎么才能让这些美食在冰箱里安安稳稳地“住”下来,不那么快就变得不新鲜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生物学的小知识啦!接下来的课堂,我们就一起来揭开食品保存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的食物既安全又美味!????????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观察食品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3.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保存食物,减少浪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包括微生物的作用和化学变化。
②掌握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如低温、干燥、真空等方法的科学依据。
②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食品保存方法的优缺点,如冷藏、冷冻、腌制等。
2.教学难点,
①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以及如何在食品保存中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②理解化学变化在食品保存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②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简单的食品保存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食品样品(新鲜蔬菜、肉类、水果等)、冰箱、显微镜、温度计、湿度计。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食品保存相关的科普视频、在线实验操作指导、食品安全教育网站。
-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演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10分钟)
一、导入环节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新鲜食物和过期食物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食物会变质吗?我们该如何保存食物,让它保持新鲜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食品保存》。
二、讲授新课
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用时:5分钟)
-阐述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如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食品腐败变质中的作用。
2.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用时:5分钟)
-介绍食品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真空、腌制等。
-分析各种方法的科学依据,如抑制微生物生长、减缓化学反应速率等。
3.常见食品保存方法的优缺点(用时:5分钟)
-举例说明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如冷藏、冷冻、腌制等。
-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实物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些新鲜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进行食品保存实验。
2.讨论交流: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不同保存方法的优缺点。
四、课堂提问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食品容易变质?为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食品保存的重要性。
五、师生互动环节
1.教师提问: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适用场景。
3.教师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食品保存方法?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食品特性和保存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食品保存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新的食品保存方法。
七、教学双边互动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八、总结与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食品保存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用时: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完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食品保存的历史:介绍不同文明时期人类发明的食品保存方法,如腌制、烟熏、盐腌等,展示人类与食品保存技术发展的关系。
-食品安全法规:探讨我国及国际食品安全法规对食品保存的要求,如《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食品:深入研究微生物在食品保存中的作用,包括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探讨益生菌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
-食品保存新技术:介绍现代食品保存技术,如高压处理、冷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