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市场的主要特征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市场的主要特征分析
理财产品市场结构对银行行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与市场的主要特征分析在过去的年时间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资金募集规模,都较最初增长超过了倍。而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行为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近期的监管调整丄:卷,理财产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保留存款,实现监管达标甚至规避监管的工具,这无疑违背了发展理财产品业务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行为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保证理财产品市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进行相关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一市场的主要特征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这一市场中存在问题的关键,从而使得下一步的研究有的放矢。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个人理财是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上成熟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利润贡献普遍占据了银行全部收入的以上。个人理财在进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之后,逐渐分化成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和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两类。前者主要是基于对客户财务状况的分析,向其提供合理的个人财务规划,以及按照规划进行资产处置和投资的服务,其核心是管理和咨询。这类服务目前逐渐发展成为各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其客户的进入门滥较高,因此服务对象的范围较窄,仅限于少数富裕阶层人士。与之相比,个人理财产品不提供管理或咨询服务,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新型投资工具,面向一般家庭。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竞争行为研究虽然我国商业个人理财业务出现了分化,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个人理财产品是未来我国推广个人理财服务(私人银行类业务)的基础,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业务类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因此,正确的发展个人理财产品,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体系的建设,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首先,个人理财产品对培育我国居民的理财意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传统习惯,如传统家庭养老观念、财不外露的意识等,不利于理财服务在我国的幵展(李德峰(。正常情况下,普通居民更倾向于独立做出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这就使得个人财务咨询和管理服务的市场难以打开。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间接的方式,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同时向客户宣传理财思想,在潜移默化之后完成居民理财意识的培养。
其次,个人理财产品可以完善我国居民的投资组合。居民理财意识的成熟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可使用的投资工具的数量和范围。如果金融市场很不发达,投资工具较少,那么理财也就无从谈起。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居民原有的投资组合进行了补充,提供了新的风险收益期限的组合模式,这有助于我国居民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第三,个人理财产品在现阶段可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其与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实力。外资银行长期以来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当它们进入我国市场后,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这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理财产品市场,国内银行无疑更有优势,不仅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而且更熟悉市场环境。所以发展理财产品,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正因为理财产品有这些优势,所以这一业务目前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私人银行类的传统个人理财业务,而从总体上看,这一市场从诞生到今天,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诞生阶段——外币产品成为主流在诞生之初,由于国内投资手段相对匮乏,很多银行都以发行外币产品为主。在年间发行的全部支理财产品中,外币产品就达到了支,其中美元产品为支,是最主要的形式。到年之后,随着我国对投资范围的进一步放开,这类产品增长的势头更加迅猛,从之前的平均每月支提高到每月支以上。次贷危机前——股票类产品成为热点年,我国证券市场空前繁荣,这使得募集资金用于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上的热点。据统计,年全年各中资商业银行该类产品募集金额达到亿元人民币,占全部理财产品总额的一半左右。这类理财产品在年上半年平均收益为左右,下半年更是提高到至,优势非常明显。同时这一领域也呈现出高度的市场集中,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发行量占据了半壁江山。
次贷危机后国家刺激经济政策实施期——信贷类产品占据市场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逐渐波及到我国金融领域,给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股票类理财产品受损严重,类产品销声匿迹。随着我国股市步入熊市阶段,各种涉及股票的投资工具普遍出现大幅下跌。据统计,公募集金中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在年的平均下跌幅度分别达到了和。而所有涉及股票的理财产品,更使均以负收益结尾。这种低迷的表现严重影响了股票类理财产品对投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