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域科学钻探岩心整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陆域科学钻探岩心整理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2025年3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我国代表性
科学钻探岩心科学数据库建设(2022FY101800)”下设的“科学钻
探岩心实物样本库建设”课题编制。2024年9月,本标准已通过
中国地质学会团体标准立项。
(二)编制背景
科学钻探岩心是十分珍贵的科技资源,被誉为“深入地球内
部的望远镜”,在研究地球形成与演化、探知地球深部能源资源
禀赋、提升灾害预警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利用
好、共享好这批极为珍贵的科技资源对推动地质科技创新、解决
重大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岩心整理是岩心全流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后期岩心服务利
用、资源共享的基础。由于项目来源不同、目的不同、执行规范
不同、时间跨度大等原因,我国科学钻探岩心的整理还缺乏统一
的标准,仍存在保管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标记
标识等方面与国内外的最新进展还有一定差距,直接影响了开放
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利用。因此,亟需建立统一的科学钻探岩心整
理规范,系统开展岩心标准化整理,提高科学钻探岩心管理的规
范化程度。
(三)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人员
本标准牵头单位为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1
本标准协作单位包括: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大庆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
院、辽宁省地矿集团地质资料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鲁南地
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利强、张森、南青民、高鹏鑫、崔立
伟、李宝民、齐荣、赵旭、支成龙、徐博、李长江、姜志超、李
彬、李艳霞、王佳彬、李光、张喆、杨晓东、付玉蕾、周文军、
张国霞。
宋利强、张森、南青民、高鹏鑫等负责标准总体规划与实施;
宋利强、张森、南青民、高鹏鑫、崔立伟、李宝民、齐荣、赵旭、
支成龙、徐博、李长江、姜志超、李彬、李艳霞、王佳彬、李光、
张喆、杨晓东、付玉蕾、周文军、张国霞等负责标准的前期调研、
技术方法的选择与相关技术指标的确定;宋利强、张森、南青民、
崔立伟、付玉蕾、周文军、张国霞等负责规范文本结构、完善编
制内容、规范编制说明、意见处理和汇总等工作;李宝民、齐荣、
赵旭、支成龙、徐博、李长江、姜志超、李彬、李艳霞、王佳彬、
李光、张喆、杨晓东等参与了技术要求实地应用、规范内容的完
善工作;宋利强、张森、南青民、高鹏鑫负责标准校对、组织召
开标准审查会、完成标准报批等工作。
(四)主要工作过程
1.立项
基于2022年10月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成功立项的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我国代表性科学钻探岩心科学数据库建
设,推动科学钻探岩心数据的有效保管、高度共享。在项目工作
2
中,我们发现我国科学钻探岩心整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野外现
场岩心的整理工作不到位严重制约后期岩心的馆藏管理,在信息
标识标注等方面与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也有一定差距,管理精细度
还有待提高等。因此,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2022年及
时开展了本标准的预研究工作,编制了初稿,拟在2024年向TC93
提交该标准制定建议。
2.起草初稿
(1)资料收集、需求分析
在2022-2024年,起草组系统收集了国际大陆科钻、国内固
体矿产及油气等行业的国标、行标、企标、管理办法等标准规范
20余项,涉及钻井取心、地质录井、岩心管理等与岩心整理相关
的各环节。在对比、分析国际科学钻探和我国油田、地矿、海洋
行业钻探岩心的整理、处理与保存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
科钻岩心管理的工作现状,根据科钻岩心的类型、特点和应用需
求,起草组确定了整理规范的编制重点,主要针对科钻岩心的全
流程覆盖、信息标记标识、空间定位存储等研究内容。
(2)开展调研
为了有效的开展岩心整理规范编写,获取整理工作人员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