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春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初步分析20.2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20.2.4应用平均数.doc

发布:2025-04-09约3.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第4课时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数)”分析数据

教学

目标

学问与实力:驾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都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过程与方法: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分,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的评判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求真的科学看法。

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够求出这些特征数。

难点:依据详细问题来选择一组数据的特征数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复习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出示学习目标:

1、驾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以及它们都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进一步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区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每位学生有肯定的评判实力。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阅读课本124—127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课本问题3,详细分析过程见课本124页到125页

⑵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主动性,确定实行目标管理,即确定一个月销售目标,依据目标完成的状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商场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71816132415282618192217161932

3016141526153223171515282816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的月销售额是多少?

(2)假如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中问题⑵分析:商场统计的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估计总体的状况,从而解决问题。

整理数据得到频数分布

(1)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样本的数据的众数是15,中位数是18,求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0,可以推想,这个服装部营业员的月销售额为15万元的人数最多,中间的销售额是18万元,平均销售额大约是20万元。

(2)答:这个目标可以定为每月20万元(平均数)。因为从样本数据看,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平均数最大,可以估计,月销售额定为每月20万元是一个较高目标,大约会有1/3的营业员获得嘉奖。

(3)答:月销售额可以为每月18万元(中位数),因为从样本状况看,月销售额在18万元以上(含18万元)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可以估计,假如月销售额定为18万元,将有一半左右的营业员获得嘉奖。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某同学进行社会调查,随机

抽查某地区20个家庭的收入

状况,并绘制了统计图请根

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回答:

(1)填写下表

这20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万元。

(2).数据中的中位数是————万元,众数是————万元。

2、某餐厅共有7名员工,全部员工的工资的状况如下表所示:

(1)餐厅全部员工的工资的平均数是多少?

(2)全部员工的工资的中位数是多少?

(3)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描述该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恰当?

(4)去掉经理的工资后,其他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元?是否能反映餐厅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

区分与联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