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docx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内容概况: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相关的需求将持续增多。智慧养老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的同时还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5万亿元。
关键词:智慧养老、市场规模、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
一、智慧养老行业概述
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的分类
国内智慧养老起步相对较晚。2007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副会长发表《新型数字化居家式养老社区解决方案》,提出“数字化养老”;2010年,学术界开始运用“信息化养老”概念;2011年,出现“科技养老”概念;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的概念,随后又提出“智慧养老”理念。在此背景下,科技适老化产品应运而生。
智慧养老行业发展历程
二、智慧养老行业政策
近年来,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智慧养老行业发展与创新。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职业院校加强人才培养。
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相关政策
三、智慧养老行业产业链
从智慧养老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智能养老技术与设备供应,其中,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硬件设备包括芯片、传感器、显示屏等。产业链中游为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产业链下游为各类服务对象,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多种模式。
智慧养老行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主要推行“9073”结构的养老模式,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老龄化进程较快且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同样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占比最多,达52.9%;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占比分别为26.5%和20.6%。
中国智慧养老需求市场应用结构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四、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养老市场规模
中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相关的需求将持续增多。智慧养老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化,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的同时还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5万亿元。
2014-2023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2、智慧养老产品市场
(1)智能穿戴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服饰等,具有提醒、导航、校准、检测、交互、医疗等多种功能。近年来,由于元器件、操作系统及开发平台等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穿戴设备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约为934.7亿元。
2018-2023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
(2)智能养老监护设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对睡眠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医疗机构对于医用睡眠监测仪的购置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医用睡眠监测仪市场规模约为8769亿元。
2018-2023年中国医用睡眠监测仪市场规模
(3)家庭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指能为人类提供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服务工作但不从事生产工作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近年来,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快速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不断扩展,国内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660亿元。
2018-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五、智慧养老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企业格局
我国智慧养老企业数量众多,企查查数量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现存智慧养老企业总数达到39.90万家。从智慧养老产业相关企业历年注册量来看,在巨大的养老需求下,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9年的3.29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7.42万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2.55%。
2019-2023年中国智慧养老相关企业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