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docx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历史课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货币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2.提升学生理解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经济联系和国际关系。
3.增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进行问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认识到货币体系对国家经济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高二历史课程之前,已经对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认识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他们可能对世界货币体系的简单构成有所接触,但对于其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二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持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与经济、金融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来获取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合作学习的倾向,他们倾向于通过讨论和比较来深化对复杂问题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货币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这一章节可能会遇到的理解难点,包括对复杂的经济理论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把握,以及对国际金融秩序的深入分析。此外,由于这一章节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难懂,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些概念。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货币样本、历史图片资料库
-课程平台:学校历史教学平台、在线教育资源网站
-信息化资源:世界货币体系发展相关的视频资料、在线历史文献数据库
-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软件、课堂讨论引导工具、历史地图和图表分析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角色: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货币的发展历程,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请大家思考一下,货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学生角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等基本职能。那么,这些职能是如何影响货币的发展的呢?
2.老师角色:介绍新课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角色:认真聆听,明确学习目标。
老师: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具体内容包括:货币的使用、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以下目标:
(1)了解货币的使用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内容;
(3)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讲解货币的使用
学生角色: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老师:同学们,货币的使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作为流通手段,货币便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3)作为支付手段,货币可以解决买卖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
(4)作为储藏手段,货币可以为人们提供财富的储藏。
2.老师角色:讲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学生角色:认真听讲,理解形成原因和主要内容。
老师: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货币本位,各国货币的汇率以黄金为基础;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
(3)牙买加体系:取消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3.老师角色: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学生角色:认真听讲,思考影响。
老师:世界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以下影响:
(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3)加剧了国际金融风险。
(四)课堂讨论
1.老师角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角色: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谈谈你对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看法。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
1.老师角色: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