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文背诵与默写技巧.docx

发布:2025-04-10约5.1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文背诵与默写技巧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古诗文背诵

要求:准确背诵以下古诗文,并在答题纸上书写全文。

1.《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庐山谣》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4.《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远思悠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古诗文默写

要求:在答题纸上准确默写以下古诗文,注意不要添字、漏字、错字。

1.《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5.《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远思悠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庐山谣》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古诗文理解与分析

要求:根据所给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1.《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分析《庐山谣》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所描绘的景象,以及这两句诗的意境。

3.《长恨歌》中“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4.《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5.《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远思悠然”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庐山谣》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对人生哲理有何启示?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8.《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9.《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凉之情?

10.《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描绘了怎样的冬日景象?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甲文中“学而时习之”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

2.乙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3.请分析甲乙两文中的“不亦说乎”和“不亦乐乎”两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的中心思想。

5.请说明甲乙两文中“君子”一词的含义。

6.请解释甲文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中的“朋”字。

7.请说明乙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中的“师”字。

8.请分析甲乙两文中的“不愠”和“改之”两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9.请简要说明甲乙两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10.请说明甲乙两文在主题思想上的异同。

六、古文翻译

要求: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

乙:子路曰:“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不忍见人之所忍,忍见人所不忍,狂徒也。”

1.请翻译甲文中“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一句。

2.请翻译乙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