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doc
Page1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娴熟地进行简洁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和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课前打算
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情竞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其次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竞赛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小学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此引出课题。
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
1、出示课本P19中的引例,请同学们阅读、探讨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老师归纳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且把它们的肯定值相加。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且把它们的肯定值相加。
2、接着考虑引例中(2)、(3)怎么用算式表示?
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学生探讨、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老师可对确定符号和确定肯定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视察和的符号,肯定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肯定值的关系。老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状况外,还有什么情形?引导学生从数的正、零、负三类情形进行探讨。
老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和法则的合理性。
2、异号两数相加,肯定值不相等时,取肯定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肯定值减去较小的肯定。
2、异号两数相加,肯定值不相等时,取肯定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用较大的肯定值减去较小的肯定。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然后让学生朗读法则。
3、用引例的数据讲解并描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计算下列各式:
(1)(一8)+(一12);(2)(一3.75)+(-0.25);
(3)(一5)+9;(4)(-10)+7
老师留意解答过程的示范,然后完成课本的P21“练习”,分别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每人两小题。
例(补充)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350元,上个月取出了120元,这个月安排再存人50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
(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
四、总结反思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
3.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算肯定值;
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不肯定大于加数。
五、课后作业
课本P24习题1.4A组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