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民艺蕴情《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人美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美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题在美术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特点和文化内涵。从剪纸、刺绣、年画到陶瓷、木雕、皮影等,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感受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此
外,教材还鼓励学生参与民间美术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间美术的乐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有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美术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了解还相对较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创造
力,但在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美术缺乏兴趣和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实物、组织参观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外,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民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如剪纸、刺绣、年画、陶瓷等。
2.了解不同民间美术种类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3.学会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参与民间美术的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民间美术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3.掌握欣赏和评价民间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
1.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与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独特审美视角。
3.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体现民间美术的特色。
4.帮助学生克服对民间美术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欣赏法:展示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艺术魅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民间美术实物,如剪纸、刺绣、陶瓷等。
创作工具和材料,如彩纸、剪刀、针线、颜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春节期间热闹的
民俗活动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舞龙舞狮、张贴春联、挂红灯笼等场景,重点突出各种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如剪纸窗
花、年画等。
2.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
1.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
的热闹场景和民间美术作品所吸引。
2.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举手回答。
3.仔细观察教师展示的图
片,对民间美术作品表现出浓
生: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
画面中出现的各种漂亮的图案和物品,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3.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然后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
4.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
间美术作品图片,如陕西剪
纸、苏州刺绣、天津杨柳青年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