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第1页至第8页为选择题,第8页为非选择题。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演绎”过程是()
A.由性状分离现象得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性状比接近3∶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由F2出现了性状分离比“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3.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B.这孩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
C.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4.玉米籽粒糊粉层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籽粒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某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是互换的结果
C.F1中的C基因和sh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D.F1产生配子时C和c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5.水稻细胞中M基因编码的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M基因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让基因型为Mm的水稻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MM:Mm:mm=3:4:1,F1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例为3:1
B.由F1结果推测,亲本水稻产生的含m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1/3
C.该水稻种群的M基因在群体中的比例会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D.杂交F2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MM:Mm:mm=15:14:3
6.油菜籽粒黄色和黑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黄籽出油量高、油质更优良。研究人员利用三个油菜品系H(黑籽)、品系J(黑籽)和品系S(黄籽)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项目
P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
组合1
H×S
均黑籽
黑籽151、黄籽10
组合2
J×S
均为黑籽
黑籽300、黄籽20
A.籽粒黄色和黑色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
B.组合1中籽粒颜色的分离比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C.品系H与J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品系S与组合2的F1杂交,子代中黑籽∶黄籽约为3∶1
7.控制棉花的纤维颜色和抗虫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用G、g和H、h表示。用紫色不抗虫植株与不同的白色抗虫植株进行杂交,结果见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组合序号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I
211
208
2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Ⅱ
0
279
A.白色对紫色是显性,不抗虫对抗虫是显性
B.杂交亲本中白色抗虫I植株的基因型是Gghh
C.两组杂交亲本中,紫色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均是ggHh
D.组合2的子代自交,子代中白色不抗虫的比例约为9/16
8.利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其中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现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
B.子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2
C.子代中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占1/8
D.让子代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2∶1∶1
9.下图为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甲~戊代表不同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细胞时期四分体发生了交换 B.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
C.丁细胞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