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9
《机电控制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omechanicalControlSystem
开课院系
航空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
学科必修课
授课对象
学术型
授课方式
1.讲授类2.研讨类3.专题类4.前沿类
课程总学时
54
课程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2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
预修课程
机械原理、电工学、测试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硬件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接口及其应用、机械电气电子控制技术、机电伺服控制技术
主讲教师1
邢志伟
职称
教授
主讲教师2
洪振宇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500字以内):
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课,与控制工程基础、机械电子工程和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紧密联系,是机械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必要途径,是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元器件、电机及电力拖动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机电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和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校正技术;(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养成查阅资料手册、产品样本等相关技术资料的应用能力;(3)针对机电控制系统工程属于工程实用技术,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机电控制系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机电控制系统工程和的基本理论及概念,了解机电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发展趋势;(2)熟练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稳态设计方法,学会负载特性的分析方法和动力机构的稳态设计方法;(3)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4)了解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掌握如何求取补偿环节传递函数的方法和补偿环节的实现方法;(5)了解提高机电控制系统动态品质的几种方法。掌握复合控制和扰动间接测量补偿技术的应用,了解和掌握非线性干扰的影响和补偿技术;(6)典型机电系统技术解析。
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计算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50)%;中期考核()%;期末考核(5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作业(40)%;读书报告(60)%
实践环节()%;其他()%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第一章机电控制系统概述(1)机电控制系统概述;(2)机电控制技术发展;(3)机电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掌握机电控制系统工程和的基本理论及概念,了解机电控制系统原理及其发展趋势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机电系统稳态设计(1)稳态设计概念及基本要求;(2)面向功能的执行系统设计;(3)参数验算及匹配策略
熟练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稳态设计方法,学会负载特性的分析方法和动力机构的稳态设计方法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机电控制系统建模(1)机械系统数学模型构建方法;(2)电气系统分析及模型构建方法;(3)机械系统模型中的非线性及影响分析
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剖析典型机电位置伺服系统模型;掌握间隙、摩擦、形变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模型的影响。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机电系统动态设计(1)动态设计概念及基本要求;(2)面向任务的机电控制系统动态设计;(3)典型机电系统动态设计解析
了解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掌握如何求取补偿环节传递函数的方法和补偿环节的实现方法;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机电系统品质分析(1)机电系统品质评价概述;(2)影响机电系统品质的典型因素分析;(3)提高机电系统品质方法概述
了解提高机电控制系统动态品质的几种方法。掌握复合控制和扰动间接测量补偿技术的应用,了解和掌握非线性干扰的影响和补偿技术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几种典型的机电控制系统(1)数控机床系统;(2)自行式飞机除冰车系统;(3)机场旅客行李分拣系统
了解掌握典型机电系统的功能需求、关键技术及运行品质分析
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
《机电控制技术》
杨汝清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
《伺服系统原理与设计》
张莉松,胡佑德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参考资料
序号
参考资料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
《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张立勋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
注:1.课程类别参考培养方案,学位课明细到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