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汉语知识点梳理(名词活用动词).ppt

发布:2018-03-04约1.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十宾语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登记)(《鸿门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风干)(《捕蛇者说》)(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3)(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马说》)  2.(副词十名词)名词本来不能前加副词。如果前边是副词,这个名词也就活用为动词。如: 神弗(福)也。(赐福)《曹刿论战》深入不(毛)(长草木)。《出师表》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3.(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词“王” 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 4.(名词+补语)名词前如果没有动词,而后面又是介宾结构,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如: 一狼(洞)(于)其中,(打洞)。《狼》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 “履” 带补语 “至尊”, 用作动词:登上。 郑商人弦高市于周。名词 “市”带补语 “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5.(所+名词)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捉)(《陈涉世家》)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如:卒中往往,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 名词活用为动词 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9.(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 11.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若后面有动词则活用为状语。 秦师遂东。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有作动词:向东进发。 伯发东行,于道亡 (活用状语) ◆名词→使动词: 域民不以封江之界。名词“域”后带宾语“民”,用作使动词。“域民”即“使民域”,意即“让百姓定居”。 ◆名词→意动词: 孟尝君客我。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小结(一般判别方法) 名词动用: 1.标 志: 名词出现在副词(不、很、又等)后 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欲、能等)后 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 两个名词连用; 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 名词后为代词 名词+而+动词 或 动词+而+名词 名词+介词结构 或 介词结构+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练习: 1 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 左右欲刃相如 5 朝服衣冠 6 失时不雨 7 非能水也 8 为之声义 9 风乎舞雩 10 成大喜,笼归 11 去今之墓而葬焉 12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3 天又大风 洞:打洞;蔓枝:长蔓不枝;名:出名;刃:杀;服:穿戴;雨:下雨;水:游泳;声:伸张;风:乘凉;笼:装在笼内;墓:修墓;嘻:发出惊呼的声音;大风:刮大风。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