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质量评价第四章.doc

发布:2018-03-05约1.3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体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受如下因素影响: ①污染源的排放特点;②河流水文学、水力学参数③水体物理化学条件及水生生物学特性。 一、水污染指数评价A 指数类型: 以相对污染浓度值构造的迭加型指数; 以绝对污染浓度构造的分级型或评分型; 以绝对污染强度出现的机率构造的统计型。 水质污染评定包括: 污染强度:污染物的浓度和他们的影响; 污染范围:各种污染强度所影响的范围; 污染历时:各种污染强度持续的时间。 1、综合型指数 I 或I pH的标准型指数单元: I = ,pH≤7.0 I = ,pH>7.0 式中:IpHj——j点的pH标准指数单元; pHj——j点的pH监测值; pHsd——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2、N.L.内梅罗河水污染指标方法(N.L.Nemerow ) 计算公式为 将水的用途分为: 接触使用的(PI1):饮用、游泳、造饮料等。 间接接触使用的(PI2):养鱼、工业食品制备、农业用等。 不接触使用的(PI3):工业冷却用,公共娱乐、航运等。不同用途的水有相应的水质标准。 总水质指标:PI=W1·PI1+W2·PI2+W3·PI3 W1、W2、W3为不同用途的水所占的份额。 3、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 式中i为实测值,O为评价标准。溶解氧前的符号表示它对水质的影响与其他三项污染物相反。当前三项分别大于1,第四项小于1时,A大于2,A≥2作为始污染的标志。 4、分级型指数 一种与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相配套的方法。将地面水分为6级,前三级与标准同,对污染水质按其不同浓度所产生的污染程度分为轻、中、重污染三级。 参数:臭、色度、DO、BOD5、COD、挥发酚类、CN-、Cu、As、总Hg、Cd、Cr6+、Pb、石油类、大肠菌群。 用评分制方法评价,分值越高,水质越好。评价结果表示出水质等级和主要污染因子。 水质等级: 所有评价因子浓度都在Ⅰ-Ⅲ级范围时,表示 式中ai:各评价因子相应的分值,P:总分值所处于水质等级。 评价因子中有属于污染水质级别(Ⅳ-Ⅵ时),以水质最差的污染因子所在的级别作为定级依据: Pmax:水质最差因子所属的水质级别 Ni:最差级别污染因子的化学符号。 5、水质指数(WQI) 参数(11个):DO、BOD5、浊度、总固体、NO3-、PO4 3-、pH、温度、大肠菌群、杀虫剂、有毒元素。 计算公式为: Wi?a?a由专家无记名投票确定的权重(在0?a1之间)。WQI在0?a100之间,Pi值大水质好。 6、S.L.ROSS的水质指数(1977,英国) 参数:BOD、NH3-N,悬浮固体、DO, 权重:3、3、2、2 方法:将各参数分成等级,然后按等级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 要求:WQI用整数表示,数值越大,水质越好。 7、统计型水质评价值 把每一个测量值看成一个随机变量,用各种污染强度的出现机遇来表示时间因素。 若干次检测浓度用均值表示。统计法则用均值、最大值、各种强度的机率来表示或比较。 对河段的DO、COD、酚、CN-、As、Hg、Cr等污染物的检测用经验频率公式计算: 二、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 水生生物调查项目:种类、种类总数、多度、初级、次级生产力。 评价方法有: 一般描述法 指示生物法 生物指数法 指示生物:藻类 它为水生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基础;藻类种类多,生态习性和生活方式多样,分布广。它与水污染关系密切。 1、指示种类法(狭义的指示生物法) 以某些种类的存在或消失来指示水体中有机物或某特定污染物的多寡与污染程度。 应注意:正确鉴定种很有必要。 水体受有机和无机污染时,指示藻类的应用更为复杂。 本方法有较大缺陷 对某一种类与某种污染的关系及其耐受范围的确切了解不够; 耐受限并不能截然划定,受其他条件影响;生物本身分布有地域性。 2、优势种群法 用整个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的变化来评价水环境污染的方法。 用优势群落来划分污染带。优势群落包括原生动物、细菌和藻类等。 1)藻类种类商 监藻商=蓝藻种数/鼓藻种数; 绿藻商=绿藻种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