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四川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pptx

发布:2024-06-15约8.8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空坐标

2双线模式学考点

十四年

抗战

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淞沪会

战开始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

正面战场

取得的最

大的一场

胜仗

台儿庄战役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

七七

事变

1937年1937年1937年1938年8月9月12月3—4月

南京

大屠杀

第三次长

沙会战开始

中共七大

1941年1945年1945年

12月4—6月9月2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

《联合国雅尔塔第二次

家宣言》会议世界大

签署召开战结束

抗日

战争

进入

相持

阶段

武汉

会战

1938年6—10月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经济大罗斯福日本法德、意、日危机新政开西斯专法西斯同盟

爆发始实施政建立初步形成

……l…l…………l

1929年1933年1936年1937年

太平洋战

场形成后

盟军第一

个胜利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

1939年9月

大概念

十四年抗战进程: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日本侵略进程:

1945年2月

1945年9月2日

1942年

1月

世界

【全球视野】经济大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转嫁危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

八事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辽宁沈阳

背景

(1)日本方面:①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提出先夺“满蒙”,后取

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

急于发动侵略战争

(2)中国方面: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课标: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

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核心素养对接:历史解释(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九—八事变

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

铁路的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占领沈阳

九一八事变形势1931年

北陵南)

东北大学□

皇姑屯站

沈阳南站

北大营

柳条湖

东失营沈阳站

结果

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殖民统治

影响

对中国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2021年印次更正)

浑河

飞机场

日军炸毁地点→日军进攻方向

九一八事变示意图

对世界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

事变

相关

作品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愤懑

中国局

部抗战

的开始

(1)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

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

日联军,与日军进行战斗

(3)国民党爱国将领: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蒋光鼎、蔡廷锴率领国

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

西

安事变(双十

变)

原因

(1)民族危机加剧(根本原因):1935年下半年,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抗日情绪高涨:1935年,一二·九运动打击

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共产党的政策影响:张学良、杨虎城深受中

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4)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亲赴西

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张子良(1901—Z00T)

和杨虎城(1893—

1949)

西

(双

变)

经过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