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的作业指导书.docx

发布:2025-04-10约6.1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的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中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适用于一般的粘性土、粉土、砂土、砾石土等地质条件。

在遇到以下特殊地质条件时,本指导书不适用或需调整施工方法:

存在承压水且水头压力较大的地层,易导致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涌水、塌孔等问题。

溶洞、溶槽发育的地层,混凝土可能会大量流失,无法保证桩身质量。

流砂层较厚的地层,容易造成塌孔,影响灌注施工。

二、作业准备

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桩基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桩径、桩长等技术参数。

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测量放线,确定桩位,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对桩位进行复核,确保其准确性。

了解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协调管理。

技术负责人: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监督施工质量。

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的组织和指挥,安排施工进度。

质检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质量标准。

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排查安全隐患。

混凝土灌注工、吊车司机、泥浆工等专业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人员数量。

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

混凝土运输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车,数量根据运输距离和灌注速度确定。

灌注设备:导管(管径一般为200-300mm)、漏斗、隔水栓等。导管应进行水密性试验,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起吊设备:如吊车,其起吊能力应满足钢筋笼和灌注设备的起吊要求。

其他工器具:测绳、泥浆比重计、坍落度筒等。

材料

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水泥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检验。

砂: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

石子:采用碎石或卵石,粒径为5-31.5mm,含泥量不超过1%。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可适量添加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水质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试验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水泥的和易性、强度,砂、石子的颗粒级配、含泥量等。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导管进行水密性和承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三、技术要求

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应大于1.0,一般控制在1.1-1.3之间。

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桩头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mm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灌注性能。

相应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本桥均选择泥浆护壁法成孔。混凝土灌注均采用导管水下灌注法施工。

1.泥浆护壁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流程:

导管安装—孔内灌入泥浆—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导管拆除—拆除护筒

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

(1)内业准备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交底培训方可上岗施工。

(2)外业准备

施工设备完成进场报验。

测绳、导管(丝扣连接)、料斗(满足首封混凝土量)等小型机具完成现场检验。

(3)完成与桥梁钻孔桩相关的其它准备工作。

2、导管安装

导管采用φ30钢管,每节2m,配1~2节1~1.5m的短管,底节长4m,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使用前应全部预拼装、编号并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大于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5倍。

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652.5Kpa>585Kpa,固按照653Kpa试验。找一处地势平坦位置,将导管拼装完成,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力机充压至试验压力时,保持压力15min,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将导管翻滚180°,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min,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如接头无明显溢水现象,视导管合格。此外,导管应编号、自下而上标出长度,以便拆管时正确掌握导管的埋置深度。

3、二次清孔

导管安装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