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砼灌注作业指导书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铁四局石武客专三分部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SWZQ-4-3-07 版 号 第一版 标题:水下砼灌注 页 码 第 1 页 共 8 页 1、目的:指导施工队伍进行水下砼灌注作业
2、适用范围:钻孔桩水下砼灌注
3、水下砼灌注作业
3.1 机械及设备:砼搅拌站1座;砼运输罐车10台,16t汽车吊5台,导管φ300或φ350
3.1.1导管
导管采用φ300或φ350导管使用前,做压力试验以防漏水,试压可用水压式风压其压力≥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1.2漏斗:根据钻孔桩的直径、桩长,制作3种类型。
钻孔桩径
漏斗(个)
容积(m3)
φ1.0
2
3
φ1.25
2
4
φ1.5
1
5
3.1.3 砼的运输、提升和导管的升降
3.1.3.1 砼的运输
砼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尽量缩短,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防止在运输中产生离析。灌注前砼坍落度的损失(比出罐时)不得超过2cm。如有离析或坍落度损失过大现象就要进行再次搅拌。在砼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倒换运输工具或漏浆,尽量减少颠簸和日晒。在下雨或日晒较强时应加覆盖。
3.1.3.2灌注:
(1)在钻孔口搭设斜坡道,由砼罐车直接向漏斗供料或搭设溜槽,砼通过溜槽向漏斗供料。。
(2)采用砼输送泵,不仅可作水平运输,还可作竖直提升运输
3.1.3.3导管的升降
编 制 复 核 日 期 年 月 日 中铁四局石武客专三分部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SWZQ-4-3-07 版 号 第一版 标题:水下砼灌注 页 码 第 2 页 共 8 页 导管的吊挂和升降,采用钻机的起吊设备、但需保证导管升降高度准确。起重能力应与导管全部填满砼时的重力相适应。
3.1.4 隔水栓、阀门
3.1.4.1球栓
球栓可用砼、木料或塑料布、麻袋内包麻絮或锯屑等制成,球面要光滑。采用剪球法时,球的直径宜比导管内径小2cm~2.5cm。木球宜做成两个圆球,中间夹有几层麻袋、帆布或3cm~4cm厚的橡脱胶垫,用上端带圆环的螺栓穿过两半球的中心,下端设压重铁拧紧而成。
目前,很多地方在灌注钻孔桩水下砼时,采用软球式隔水栓。它是用塑料布包新拌砼制成的软球,使用效果较好。
3.1.4.2阀门
在漏斗下孔口以下两节导管间安设阀门,在漏斗颈口用一层塑料布覆盖好,关闭阀门后向漏斗上料,使注入的砼盛到阀门以上,当有足够数量的砼后打开阀门,砼即迅速下落到孔底。
3.2 水下砼的配制
水泥PⅡ42.5硅酸盐水泥,2300Kg/m3。
粗骨料选用碎石,粒径5-31.5mm。
细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河砂。
外加剂:主要选用高效减水性能的材料。
掺和料:采用Ⅱ级以上的粉煤灰。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3.2.1测深
灌注水下砼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砼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沉淀过厚、导管提漏、埋管过深,因而发生夹层断桩、短桩或导管拔不出事故。因此测深是一项重要工作,应采用较为准确、快速的方法和探测工具。
编 制 复 核 日 期 年 月 日 中铁四局石武客专三分部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SWZQ-4-3-07 版 号 第一版 标题:水下砼灌注 页 码 第 3 页 共 8 页 本项目采用测锤法量测测锤重1公斤底面直径为5cm。
3.2.2导管埋深控制
灌注砼时,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得小于1m,不得大于3 m,浇注砼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1-3m范围。
3.3.3 水下砼的灌注
3.3.3.1灌注水下砼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
3.3.3.2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可用前述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min~5min,使沉碴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砼灌注工作。
3.3.3.3剪球、拔栓或开阀,将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按后述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3.3.3.4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砼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移到钻孔中心。
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而定)。此时,暂停灌注,先取走漏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