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词语作为语言发展的产物,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通过对新词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前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词语作为语言发展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对新词语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1新词语的定义和特点
(1)新词语,顾名思义,是指在社会语言使用中新兴产生的词汇。它们反映了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文化变迁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是语言活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据统计,近年来,汉语新词语的年增长率约为5%,其中网络用语和科技词汇增长尤为显著。以2019年为例,新增网络热词就超过2000个,这些新词语涵盖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环保等多个领域。例如,“网红”、“直播带货”、“5G”等词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新词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词语具有时效性。它们往往出现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消失或演变。例如,“非典”一词曾在2003年疫情期间广泛使用,但随着疫情的控制和结束,该词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其次,新词语具有创新性。它们往往是通过创新词汇形式、意义或用法而产生的,如“打call”(为某人或某事加油)、“躺平”(放弃追求,选择安逸的生活方式)等。最后,新词语具有广泛性。它们不仅出现在口语中,还广泛应用于书面语和媒体传播中,如“流量”、“带货”等词汇已经成为广告、营销领域的常用语。
(3)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新词语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催生了大量新词语。例如,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共享住宿”等新词语应运而生。其次,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来源。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外来词汇被引入汉语,如“沙发”(sofa)、“咖啡”(coffee)等。此外,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使得新词语不断涌现,如通过合成、缩略等方式产生的新词语。
案例:以网络用语为例,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用语成为新词语的重要来源。以“网红”一词为例,它起源于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指的是在网络上具有较高人气和影响力的个人。这一词汇的出现,反映了网络文化的繁荣和网络社会对个人影响力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红”一词已经从最初的网络直播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衡量个人知名度的重要指标。
1.2新词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新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新词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实际运用。由于新词语往往反映社会最新动态和趋势,掌握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学习“互联网+”等新词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兴模式。
(2)其次,新词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新词语的使用往往与时代感和时尚性紧密相关,学会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显得更加时尚和贴近时代。以“打卡”一词为例,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打卡分享生活,能够增强社交互动,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
(3)此外,新词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词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查阅词典、网络资源等方式自行学习和掌握新词汇。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例如,通过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新词,学生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新词语教学的理论框架
(1)新词语教学的理论框架首先应建立在语言习得理论之上。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新词语的教学应注重可理解输入,即通过提供学生能够理解的语境,帮助他们自然习得新词汇。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新词语融入具体的语境中,使学生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