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课件.ppt

发布:2017-02-14约6.84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 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 2.交流障碍 3.兴趣局限及动作行为异常 4.认知障碍 5. 智力低下 第四节 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 诊断 标准 CCMD-3 包括A、B、C三条 A. 1.社会交往有质的损害 2.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 3.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局限的、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 B. 3岁以前,在下列三方面中,至少有一方面已有发育 延迟或功能异常: 1.社交相互关系 2.用于社交的言语 3.象征性或想象性的游戏 C.以上症状不能用Rett障碍或儿童期瓦解性障碍(婴儿 痴呆)来解释 第四节 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 治疗 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查明原因,综合治疗 1.教育和训练 2. 药物治疗、行为治疗 3. 心理社会服务 第四节 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生理状况 3.心理状况 4.社会功能 5.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卫生/穿着/进食 /如厕自理缺陷 2.有受伤的危险 3.社会交往障碍 1.患者的个人生活 自理能力逐步改 善。 2.患者不发生受伤 现象。 3.患者语言交流、 社交能力逐步 改善。 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3.特殊护理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1.患儿的生活自理能 力是否恢复或改善。 2.患儿是否有受伤的 情况。 3.患儿的社交能力是 否得到改善。 第四节 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 4月2日 世界自闭症日 儿童孤独症通常又叫自闭症,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 链接 选择性缄默症 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是以患者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2.流行病学特点 3.病因与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1.概念 5.诊断与治疗 6.护理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概念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是以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肌肉抽动和(或)发声肌肉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流行 病学 特点 抽动障碍多起病于学龄前,患病率国内报告患病率为2.42‰,男性儿童患病危险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为(3~4):1。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病因 发病 机制 1.遗传因素 2. 神经生化 3. 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他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临床 表现 1.一过性抽动障碍 最多见,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 2.慢性运动或发声音动障碍 其特点是具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3.Tourette综合征 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障碍,临床上以多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点。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诊断 标准 CCMD-3 1.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症)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 3.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治疗 原则: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合,根据患儿的 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患儿的治疗。 1.心理治疗 对症状轻微者,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家庭治疗、行为治疗。 2.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或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患儿,应采用药物治疗,及时控制患儿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生理状况 3.心理状况 4.社会功能 5.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安全护理 2.生活护理 3.多动的护理 4.用药护理 5.心理护理 6.健康教育 1.患儿抽动行为是 否缓解,有无自 伤或伤人行为。 2.患儿的紧张情绪 是否缓解,抽动 症状是否改善。 1.有自伤、对他人 施有暴力行为的 危险 2.自我形态紊乱 1.患儿能控制抽动行 为和情绪障碍,不 出现自伤或伤人行 为。 2.患儿能控制紧张情 绪,减少和不出现 抽动行为。 第五节 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2.流行病学特点 3.病因与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1.概念 5.诊断与治疗 6.护理 第六节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 概念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是起病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羞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精神疾患。 第六节 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护理 流行 病学 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