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练习题库与答案解析.docx
《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练习题库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
A.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劳动过程中的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B.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有害因素
C.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化学性、物理性和心理性有害因素
答案:A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化学毒物、粉尘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等)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等)。选项B是按有害因素的性质分类;选项C不全面;选项D分类错误。
2.下列哪种气体不属于刺激性气体()
A.氯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氨
答案:B
解析: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常见的有氯气、二氧化硫、氨等。一氧化碳属于窒息性气体,主要是影响机体的氧运输和利用,而不是直接刺激黏膜等组织。
3.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哪种粉尘所致()
A.煤尘
B.石棉尘
C.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D.水泥尘
答案:C
解析: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煤尘可导致煤工尘肺;石棉尘可引起石棉肺;水泥尘可引起水泥尘肺。
4.下列哪种作业不属于高温作业()
A.炼钢
B.纺织
C.陶瓷烧制
D.铸造
答案:B
解析: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炼钢、陶瓷烧制、铸造等行业都有明显的生产性热源,属于高温作业。纺织作业通常不属于高温作业环境。
5.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主要是()
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
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
答案:C
解析: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主要依据职业史(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情况)、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现场卫生调查(了解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状况)。选项A不全面;选项B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辅助手段;选项D只是职业史的一部分内容。
二、填空题
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
解析: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引起的高血压等。
2.铅中毒时,______是铅作用于全身的早期变化。
答案:卟啉代谢障碍
解析:铅可抑制卟啉代谢过程中一系列酶的活性,导致卟啉代谢障碍,使血、尿中卟啉及其前体物质明显增加,这是铅作用于全身的早期变化。
3.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和电磁性噪声。
答案: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
解析: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等引起的;流体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突变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电磁性噪声是由电磁场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4.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和通风降温。
答案:隔热;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解析:隔热是减少热源向周围环境散发热量的有效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可以减少工人接触高温的机会;通风降温则是通过空气流通带走热量,改善工作环境的热条件。
5.职业性肿瘤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和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答案: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解析:职业性肿瘤是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肿瘤,所以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因素。不同的职业性致癌因素往往有其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苯可引起白血病,多发生于造血系统。同时,职业性肿瘤从接触致癌因素到发生肿瘤有一定的潜伏期。
三、判断题
1.职业性有害因素就是指化学物质。()
答案:错误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劳动过程中的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心理性等有害因素,化学物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该说法错误。
2.只要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就一定会患职业病。()
答案:错误
解析: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会患职业病。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有害因素的性质、接触剂量、接触时间、个体的易感性等。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当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引发职业病,所以该说法错误。
3.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答案:正确
解析: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系统的损害是其最主要的危害。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