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8讲海水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doc
PAGE
PAGE14
第8讲海水的性质
必备学问
学问体系
学科素养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1.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差异及缘由。
3.人地协调观:结合详细案例,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海洋热量的收支状况。
①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②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消耗热量。
(2)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2.分布规律
垂直
分布
总趋势
随深度增加而变更,通常状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更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更幅度较小
水平
分布
同一海区
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相同纬度海区
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不同纬度海区
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海水温度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影响海水
温度的因素
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深度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纬度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季节变更
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不同海疆水温状况
人类的渔业活动受海水温度的影响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疆,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疆航行须要装备破冰设施。
(3)对大气温度起调整作用
尺度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同纬度地区
海水温度的变更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更慢
全球尺度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整作用
区域尺度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更和日变更均比内陆地区小
二、海水的盐度
1.概念: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疆最高;由副热带海疆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凹凸: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疆,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足够、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相宜建立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变更,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三、海水的密度
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亲密。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疆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更因纬度而异。
①在中低纬度海区,肯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匀称,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快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更很小。
②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更较小。
(3)特别分布: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状况,称为“海中断崖”。
点拨海水热量收支状况影响海水的温度
低纬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水温较高;高纬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水温较低。
技巧“四高四低”法驾驭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四高”:低纬高,夏季高,暖流高,表层高。
“四低”:高纬低,冬季低,寒流低,深层低。
技法图解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技法图解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温度、降水、蒸发等。
(2)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主要受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
(3)有些海疆相对封闭,海水盐度受河流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4)特别海区,还要留意海陆轮廓或海疆封闭程度对盐度的影响:海区封闭,高盐度海水注入少,盐度低;低盐度海水注入少,盐度高。
拓展盐场的形成条件
(1)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盐。
(2)地处低纬,气温高,蒸发旺盛。
(3)广袤、平坦的泥质海滩利于晒盐。
(4)盐度较高、水质较好的海区。
点拨海洋中深度越大,海水密度不肯定越大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有时候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
点拨海水密度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
海水的温度
【命题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