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4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4-06约1.8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3

试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起先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依次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解析:选A.依据操作依次,必需先接通电源,让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所以只有A正确.

2.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干脆得到(可干脆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解析:选A.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点1次,所以可由纸带上对应的点数得到该段的时间间隔,A项正确.

3.一同学在练习运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1-4-9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图1-4-9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

答案:D

4.如图1-4-10所示,依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推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图1-4-10

解析:选B.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打点计时器每隔肯定时间打一个点,时间相同,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点与点之间的间隔应相同,由此可知B正确.

5.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的沟通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T=0.1s,t=NT

B.T=0.05s,t=(N-1)T

C.T=0.02s,t=(N-1)T

D.T=0.02s,t=NT

解析:选C.电源频率f=50Hz,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eq\f(1,f)=eq\f(1,50)s=0.02s,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则有(N-1)个时间间隔,即t=(N-1)T,C正确.

6.运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状况的试验中:

(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依次为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沟通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特点是: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之间火花放电来实现的,故其操作步骤和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相仿的,墨粉纸盘应套在纸盘轴上,目的是使它可以转动,匀称地被利用.墨粉纸盘夹在纸带之间,目的是使墨粉纸盘可以更好地转动.

答案:(1)ABDEC(2)纸盘轴墨粉纸盘

7.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状况如图1-4-11所示,纸带在A、C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D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

图1-4-11

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AC间的距离为14mm=0.014m,AD间的距离为25mm

由公式v=eq\f(Δx,Δt)得:

vAC=eq\f(0.014,2×0.02)m/s=0.35m/s,

vAD=eq\f(0.025,3×0.02)m/s=0.42m/s.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m/s

答案:0.350.420.35

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规律”的试验中,如图1-4-12给出了从0点起先,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

图1-4-12

(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求小车的速度.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分析小车的速度如何改变.

解析:(1)打点4时的速度,可用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表示,v4=eq\f(x4+x5,t)=eq\f(2.88+3.39,0.2)cm/s=31.4cm/s.

(2)计算各段中间时刻速度见下表

位置

1

2

3

4

5

速度v(cm/s)

16.5

21.4

26.3

31.4

36.3

描点连线得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匀称增加.

答案:(1)31.4cm/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