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教案.docx
《人文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归纳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特征;
2、运用相关数据图表,归纳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以及区域差异的特征。
【重点】
1、大洲的人口特征;
2、大洲的经济特征。
【难点】
1、大洲的人口特征;
2、大洲的经济特征。
【课时内容】人口最多的大洲;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亚洲各国的人口历史增长的视频,引导学生感知亚洲人口较多国家以及整体的人口数量变化。随后提问:通过视频,你能简要说说亚洲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有何特点?(组织学生讨论),那亚洲的人口分布是均衡的吗?亚洲的经济发展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认识亚洲人文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展示世界各大洲或计算人口总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图,提问:2020年亚洲人口数量是多少?在世界的占比为多少?引导学生读图并简要计算可知,亚洲总人数占世界人口的3/5,得出亚洲的人口特征①:人口数量最多。
2、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亚洲的面积和人口占比数据,引导学生得出亚洲的人口特征②:人口密度大。随后提问:说说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有哪些?读图可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
3、开展P13思与学: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为何人口稠密?结合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从气候、地形和河流,以及农业开发历史等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4、展示图7.15,提问:2020年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几个?分别是哪些?引导学生读图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找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菲律宾7个国家。
5、展示各大洲人口平均增长率和图7.16,提问:说出亚洲人口增长有何特点?与非洲相比呢?引导学生读图可得出亚洲的人口特征③:亚洲的人口增长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
6、展示1990年-2020年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每年出口人数图,可了解亚洲因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7、开展P13活动:归纳北美洲的人口特征。展示北美洲国家和地区图,引导学生认识该地区的分区。随后结合图7.15和图7.16,找出北美洲人口在各大洲的位次,以及人口超1亿的国家,明确北美洲的人口的数量特征。再者,分别计算北美洲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得出该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最后简要分析加拿大人口特点的成因,引导学生定位找原因,可得知是受纬度位置影响,其背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承转:亚洲的人口居世界首位,那么亚洲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中又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二、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1、展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图文材料,简要介绍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随后播放视频,便于学生对该指标含义的理解。
2、展示图7.17和图7.18,提问:说说亚洲的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分别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描述:①经济总量,亚洲排名第一;②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展示2000年-2018年世界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提问:同发达国家相比,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经济增速有何特点?读图可知,发达国家增速较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例,了解亚洲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4、开展P15思与学: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几十年来为什么显著下降?简要介绍伊拉克的人口和经济现状,让学生更深刻认识,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
5、展示图7.19,提问:思考亚洲40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样吗?为什么?读图,可将亚洲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①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石油出口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等;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也门、蒙古等。
6、开展P17活动:认识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导学生读图7.20,找出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描述其分布特点。随后以美国、墨西哥和海地为例,了解并归纳北美洲分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7.2人文环境
数量: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增长速度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占比降低
人口特征→新增人口仍较大
分布人口密度大
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区→人口超1亿的7个国家
亚洲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