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电扇清洗我能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第11课《电扇清洗我能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电扇清洗我能行》是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课。本课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习清洗电扇的技巧,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家务劳动的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本课与课本《综合实践活动》单元中“家务劳动”主题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家务劳动技能。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学会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4.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劳动任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家务劳动有一定的认识。然而,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人习惯的差异,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和家务劳动技能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知识方面,学生对电器的了解较为有限,对电扇的结构和清洗方法缺乏系统认识。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
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问题,对家务劳动缺乏主动性。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缺乏沟通协调能力,影响团队协作效率。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扇、清洗工具(如毛刷、抹布)、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册。
2.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3.信息化资源:电扇清洗方法教学视频、安全用电知识网络链接。
4.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学生家中电扇的使用情况,引出电扇清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电器的安全使用和清洁保养知识,为电扇清洗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电扇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清洁保养的方法。
-举例说明:展示电扇的实物,讲解不同部件的清洁方法,如叶片、机身、网罩等。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高效、安全地清洗电扇。
3.实践操作(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电扇清洗实践,每组负责一个电扇的清洗过程。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清洗另一个电扇,巩固清洗技能。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清洗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5.总结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每组派代表分享清洗电扇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扇清洗的重要性,提出节能环保的生活建议。
6.布置作业(约2分钟)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协助家长清洗家中的电扇,并将清洗过程拍照或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7.课后辅导(约5分钟)
-教师解答:针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环节: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加强师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完成《电扇清洗我能行》这一课程后,将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电扇的各个部件,理解其工作原理。
-学生掌握了电扇清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如何安全地拆卸和清洗不同部件。
-学生了解了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对电扇造成损害。
2.技能提升: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了独立完成电扇清洗的过程。
-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清洁剂,提高了家务劳动的技能。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环保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家用电器清洁对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学会了如何减少能源浪费,形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习惯。
4.安全意识:
-学生在清洗过程中学会了安全用电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了解了电扇清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学会了如何避免。
5.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家电的清洁和维护。
-学